第二天上午,蒙自然和芮康城商量完教育局通知裡的事,正準備去上課,溫可可帶了電信局的人,來給三家村學習班安裝電話。
眾人見了,立即明白,是伍興國安排的,心中十分感激。
因花露南崗的民居損毀嚴重,門牌號碼需要重新編製,溫可可和電信局來人商量,又去派出所確認,三家村學習班的地址,為花露南崗5號。
接著,電信局的來人答應,電話號碼沿用抗戰前的號碼,回去再與新六軍、工務局溝通,不再變更電話號碼與地址,以便眾人通訊和通信。
放了學,蒙自然、芮康城、溫可可召集老師開會。
蒙自然拿出教育局通知,給大家念了一遍,然後說:“看來是件好事情:第一,對於學習班來說,有機會備案成為公立學校,獲得政府的教育補貼;
第二,對同學們來說,可以拿到政府承認的畢業證書,方便以後升學就業;
第三,對老師們來說,通過考取教員許可狀,可以獲得教員身份,獲得政府發放的工資;
第四,對於家長們來說,孩子們的教育,將更加係統,更加有保障。”
芮康城點頭,又提醒說:“凡事都有兩麵性,好事情也不見得能順利辦成:
第一,以前的花露南崗學校是私立性質,資金充足,辦學條件一應俱全,現在的三家村學習班是民間組織,根本談不上公立或者私立學校,我們隻有相對完整的教具和教案,沒有校舍,缺乏資金,不知道這種狀況,能否被納入公立學校;
第二,雖然抗戰勝利後,附近搬來了不少居民,不過,到底有多少家長,在教育觀念上,在經濟上,能支持孩子上學,還是個未知數;
第三,公立學校的教職員工,需要根據學生數來配備,教員需持有教員許可狀才能上崗,三家村學習班裡,隻有蒙老師、艾老師、可可叔和我持有教員許可狀。而且,我們的許可狀過了有效期,與此同時,學習班的師生比,也已經大大超標,按以前的標準來看,老師明顯多了;
第四,就算前麵三點能夠通過,就算教學師資能勉強達標,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由誰來擔任負責人?”
溫可可聽了說:“校舍、老師問題不大,如果學習班能納入公立學校管理,自然會給我們一段整改時間。
校舍方麵,我們不能指望教育局撥款,可以把菜地改成教學棚,再逐步改建成教學房。
老師方麵,其他五位老師,都是花露南崗學校的畢業生,考教員許可狀應該沒有問題。拿到許可狀之前,他們可以作為助教上崗。”
田可爽聽了,邊想邊說:“生源方麵,我們可以先做個調查。
目前,我知道的情況是:下個學期,我家的親朋好友中,就有十六個孩子要來上學。
不過,他們都是衝著低學費來的,公立學校的學費比學習班略高。
不知道,提高學費標準以後,還有多少孩子能來?”
王夢瑤、狄秋陽、馬靖雯、牛好好聽了點頭,說他們與田可爽有同感,答應回去了解一下。
看了看蒙自然,王夢瑤又說:“我一直想考教員許可狀,技多不壓身,有了許可狀,也就多了個求職技能。
還有一點,據我所知,中小學師生比例,一般在1:10左右。
現在,學習班有九個老師,三十七個學生,如果能夠達到九十到一百個學生,我們就能養活自己,把學校辦下去了。”眾人聽了點頭。
狄秋陽想了想,說道:“有一點不用擔心,即使學生到達一百人,我們九個人也教得過來。
我們可以根據中小學課程的特點,進行歸納施教,這樣就可以節省師資力量。
現在學習班的課程,主要有修身、法製、經濟、國文、作文、數學、珠算、英語、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學、體育、音樂、美術、寫字,再加上女生學習的家事園藝和縫紉,一共十九門課。
我們根據課程性質,可以歸納成十個類彆。
修身、法製、經濟三課屬時政,國文、作文兩科屬語文,數學、珠算兩科屬數學,英語一科屬外文,曆史、地理、博物三科屬博學,物理、化學兩科屬理化,體育一科屬康健,音樂一科屬聲樂,美術、寫字兩科屬美術,家事、園藝、縫紉三科屬勞作。”
馬靖雯聽了,笑道:“下麵,讓我來冒充一下校長,按照九個老師和周媽媽的特長,以及課時量的多寡,來作這樣分工:
時政、語文以芮康城、王夢瑤為主,溫可可、艾葉兼任;
數學以蒙自然、狄秋陽為主,牛好好、馬靖雯兼任;
外文以蒙自然為主,芮康城兼任;
博學以芮康城為主,溫可可兼任;
理化以蒙自然、芮康城、狄秋陽為主,艾葉兼任;
康健以田可爽為主,馬靖雯兼任;
音樂以馬靖雯為主,牛好好兼任;
美術以艾葉為主,王夢瑤兼任;
勞作、後勤以溫可可為主,周嫻香兼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財務以蒙自然為主,溫可可兼任。”
牛好好聽了好笑,點頭說:“如果,我們能招到一百二十個同學,可以再增加一個老師和一個後勤。
這樣,能把蒙老師解脫出來,做為學習班的校長,負責內外抓總。
一來為學校把握方向,二來機動替課,避免因老師缺勤而頻繁調課。
與此同時,多了一個後勤,可以解放可可叔,讓你把精力集中在教學上。
周媽媽多了一個幫手,後勤上的壓力就會小一些,可以多出一些時間,照顧梁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