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康城、秦司遠的調令,是由新任區教育局局長溫習簽發的。
區教育局任命,芮康城為區教育局分管教學的副局長。
秦司遠為區教育局教務科副科長。
另外,靳裕覺留任區教育局分管總務的副局長。
童麗分配在了區教育局教務科工作。
與此同時,區教育局還公布了懷仁學校的五個人事安排。
第一,批準郭天峻、竇開渠的退休申請,退休待遇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將懷仁學校,拆分成了懷仁中學和懷仁小學兩個部分。
暫時,中小學共用一個校區,在教學上分開管理。
第三,任命荀其淡,為懷仁中學主持工作的副校長。
溫可可為總務科科長。
南飛燕為教務科副科長。
第四,任命藺知章,為懷仁小學主持工作的副校長。
田可爽為總務科副科長。
富江濤為教務科副科長。
第五,以上任免決定,自1949年9月1日開始執行。
任命公布以後,芮康城把秦司遠、荀其淡、溫可可、南飛燕、藺知章、富江濤、田可爽組織在一起,開了一個中小學聯席會議。
會上,決定了六件事。
第一,溫習、郭天峻助學捐款的結餘資金,懷仁中小學各得一半。
第二,原中小學的教室布局不變。
四間辦公室,中小學各得兩間。
其中,有傳達室的一間,留給小學。
操場和附屬設施,中小學共用。
門衛工資,由中小學各承擔一半。
第三,荀其淡、溫可可、南飛燕、朱子念、狄秋陽、馬靖雯、仇麗麗等老師,分配在懷仁中學工作。
第四,藺知章、富江濤、田可爽、艾葉、王夢瑤、劉心雨、龔四平等老師,分配在懷仁小學工作。
第五,各種教具,按照學科分配。
交叉使用的部分,重新購置。
購置費用,由中小學各承擔一半;
第六,未儘事宜,由中小學協商解決。
懷仁學校發生巨變的同時,南京市的其他各校,也和他們一樣,或多或少,都進行了一些人事調整。
整個教育係統,沒有發生太大的混亂和波動。
不過,由於學校長期在民國教育體係內運轉,一旦解放,老師們都有否定一切的情緒。
他們希望,能迅速推翻舊製度。
有些人,已經不安於老的教學模式,不願意遵守舊的學校秩序。
而一般的教職員工,對政策了解還不夠,舊的一套不敢用,新的又不懂,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銜接問題。
在有些學校,這種現象,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教學工作。
以溫習為首的區教育局領導班子,在發現了上述情況後,作出了相關決定。
他們先從思想方麵著手,反複解釋新政府對知識分子爭取、團結、改造、培養的政策,以及新的教育方針。
與此同時,一邊鼓勵老師要求進步,要求改革的心願,一邊又提醒大家,克服急性病與無政府思想。
不久,接管後的新舊思想銜接問題,逐步得到了解決。
6月中旬,在接管工作結束後,教育局又出台了學校整頓方案。
其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麵。
第一,廢止了訓導、軍訓、童子軍等製度。
第二,廢止了公民及國語、史地等課程中的,不適合新中國的部分。
增設了政治課,進行新中國的思想教育與政治教育。
第三,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正常的課外活動。
第四,為了改善師生關係,取消了體罰等製度。
這個方案公布以後,各個學校,很快就從接管初期無所適從的狀況中,疾步走了出來。
同時,也逐步消除了恐懼與懷疑心理,工作重點,逐漸轉移到了研究新的教學與管理方法上來。
南京市教育係統和懷仁學校的變化,給7號大院,也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首先,是溫習被任命為區教育局局長。
白薇被南京市軍管會,派往國立中央大學,參與那裡的接管工作,並進入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籌備組。
芮康城調任區教育局副局長。
艾葉、劉心雨被分配在懷仁小學工作。
和7號大院交往密切的人,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齊飛白被任命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
夫人樊思靜,已經從紫金山天文台光榮退休。
童達光已經從南京市工務局退休。
童達理即將退休,已經調任南京市教育局教務協理。
江騰衝和童俊,在南京市交通接管委員會公路部任職。
童俊的妻子沙浣煙,在南京市交通接管委員會鐵路部任職。
蒙得一擔任了南京市政務接管委員會衛生部顧問。
蒙砥柱高中畢業,去了同仁會南京鼓樓醫院工作。
雙閘的有儀學校,改成了有儀中學和有儀小學,奚曉丹和伍中泉已經退休,聶取道和伍知航,分彆擔任了中小學校長。
沙洲圩的思源學校,改成了思源中學和思源小學,時鋒和曹茹芳,分彆擔任中小學校長,司茭白在小學任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退休以後的樊思靜,經常義務幫齊飛白的忙,到區教育局辦事。
辦完事後,她喜歡來7號大院,和艾葉、周嫻香等人聊天。
大院裡的人,都喜歡她來串門,可以從她那兒,得知一些內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