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關意聽了,馬上笑道:“還真忘了。
補習班的一係列方案,截止時間為6月30號。
後麵,會根據到期後的情況,決定是否出台新的方案。”
眾人聽了點頭。
曹茹芳見郭以剛、蒙不遲回來,問道:“趙卓怎麼樣了?”
蒙不遲邊想邊說:“已經能喝水。
洲鸚姐,熬了稀粥。
如果他夜裡餓,可以喂一些。”
郭以剛補充說:“我們在他的房間裡,鋪了個地鋪。
這兩天,我和不遲住在裡麵。
定時治療,隨時觀察。”
時鋒見郭以剛是生客,跟著忙前忙後,辛苦了一整天。
心裡不過意,說道:“今天晚上,我和不遲值班。
以剛你,就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吧!”
沒等郭以剛表態,蒙不遲就搖頭說:“我對中醫治療,隻懂點皮毛。
以剛在南京大學,教的是生物學,懂得一些救護知識。
我們正好湊成一對,遇到情況,可以相互提醒。”
曹茹芳見郭以剛點頭,含淚說道:“那就要辛苦你們了!”
眾人正聊著,宗且示等人跟著時洲亮、邊好,回到大院。
晚上圩壩上,氣溫比較低,把他們凍得直搓手。
宗且示跑到邊力宏身邊,笑著問:“邊老師,你的氣槍,能不能借我一下?”
邊力宏見他們的臉蛋,被凍得通紅,笑道:“用我的氣槍,烤火取暖嗎?
那可不行!”
宗且示聽了,大笑道:“到處都是柴火,用氣槍烤火乾嘛?
我們想去牛棚打麻雀!”
郭以剛看著他,問道:“今天的紅燒麻雀,你還沒有吃夠嗎?”
宗且示舔著嘴點頭。
郭以剛見了,又問:“你知道,為什麼要把四害中的麻雀,改成臭蟲嗎?”
宗且示看著他,答道:“知道。
麻雀是益鳥,吃害蟲。
臭蟲不吃害蟲,還吸人血!”
郭以剛聽了,跟著又問:“知道你還要打?”
宗且示早有準備,馬上說道:“那也要看,打哪裡的麻雀!
亮哥哥帶我們去的地方,是牛棚和糧倉。
打那裡偷吃糧食的麻雀。”
郭以剛想了想,點頭說道:“麻雀吃害蟲,也吃糧食。
適量地打糧倉、牛棚和糧田裡的麻雀。
的確可以起到保糧的作用。”
接著,他又問道:“有誰知道,冬季去牛棚、糧倉打麻雀,為什麼可以算適量控製麻雀的數量?”
孩子們聽了,均搖頭。
郭以剛見了,笑道:“麻雀通常在每年的3月份,開始繁殖。
繁殖期,一直會持續到8月份。
它們一年內,至少繁殖兩次。
有些情況下,一年能繁殖四次。
每次繁殖,麻雀都會產下48枚卵。
這些卵,在11天至14天內,就能孵化。
孵化後的雛鳥,大約在半個月左右,就能飛行覓食。
而且,這些雛鳥,隻需要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就能發育成熟,並具備繁殖能力。”
眾人對麻雀,已經司空見慣。
但是,對麻雀的生長細節,所知甚少。
又知道,郭以剛在南京大學,教的是生物學專業。
聽他這時,把眾人熟悉的麻雀,講得新鮮有趣,紛紛靜聲聆聽起來。
郭以剛見了,又說:“冬天,麻雀以草籽為食。
春天,在養育幼雀期間,會大量捕食蟲子和蟲卵。
夏天,幼雀長成後,開始啄食莊稼。
秋天,主要吃農田裡的剩穀和草籽。”
看了看眾人,他一邊想,一邊接著說:“所以,冬夏二季,麻雀對農業生產的危害比較大。
我們可以在一些重點場所,適當地捕殺。
也就是說,對麻雀帶來的益害問題,要辯證地看待。
可以因季節、環境的不同,區彆對待。
我們要消滅的,是雀害。
而不是消滅,麻雀這個物種!”
時鋒聽了,讚道:“以剛,你不愧是南京大學的生物學老師啊!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如果,我們身邊,有一個像你這樣的生物專家。
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一定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聶取道聽了,馬上問道:“將來,如果我們學校,開設生物課。
能不能請郭老師,來做校外輔導員?”
郭以剛看著兩人,說道:“專家談不上。
我倒是,認得一些專家。
至於,做校外輔導員的事,我有請必到。”
宗且示一心想著去打麻雀。
聽他們把話題,扯得遠了,忙說道:“現在是冬季,我們去牛棚、糧倉打麻雀,是適當的,是保糧英雄!”
秦關意聽了,笑道:“還英雄呢?!彆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你就是,想出去玩。”
邊力宏聽了,笑著問道:“借給你氣槍,你又不會打,有什麼用?
不如,我去幫你打。
明天,讓你吃現成的。”
宗且示聽他,已經放鬆了話風,心裡高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想了想,也笑道:“不勞而獲,那是資產階級思想。
應該好好批判!
再說,我是神槍手,已經會打毛瑟槍。
打氣槍,更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