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塤鳴裂鼎_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2章 塤鳴裂鼎(1 / 1)

建康城的怒火在“誅桓”巨字下熊熊燃燒,街巷間的零星抵抗如同野火,雖被楚衛精銳以血腥手段暫時壓製,但空氣中彌漫的不安與怨恨已濃得化不開。桓玄驚怒交加,在親信謀士的進言下,決定立刻舉行一場盛大的祭天典禮,地點就設在皇宮內新築的祭天台上。他要向上天證明自己的“正統”,用最隆重的儀式和象征王權的禮器,來“驅散妖氛,震懾不臣”。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到陳衍等人藏身的隱秘陶窯。這處窯口表麵燒製著供給宮中的普通陶器,實則是北府軍在建康城內的技術據點之一。

“祭天台…青銅大鼎…”陳衍看著匆匆趕來的密探繪製的簡易布局圖,目光鎖定在祭天台中央那尊巨大的、新鑄的“桓楚受命鼎”上。此鼎是桓玄稱帝時鑄就,象征其“受命於天”,是此次祭典的核心禮器。若能毀之,不啻於當眾扇桓玄耳光,宣告“天厭之”!

“鼎乃重器,堅固異常,強攻難近,火藥難藏…”老魏皺眉,僅存的獨臂摩挲著粗糙的陶坯。

陳衍的目光卻落在窯口旁一堆剛出窯、尚未調音的陶塤上。這些陶塤是供應宮中樂坊的次品,形製統一。他拿起一個,湊近窯火旁烘烤著的老魏:“魏叔,您說過,當年在邊關,曾聞胡騎萬馬奔騰,聲震山穀,能令峭壁碎石滾落?”

老魏渾濁的眼睛一亮:“不錯!大地轟鳴,山石應和!那是…那是聲音鑽進了石頭縫裡,在裡麵打架!”

“共振!”陳衍吐出這個現代詞彙,隨即用更通俗的語言解釋,“萬物皆有其固有頻率。若外力之聲與此頻率相合,便能引發劇烈振動,輕則嗡鳴,重則碎裂!此鼎新鑄,其固有頻率或可測知!若能以強音迫其共振…”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圖紙上的青銅鼎位置。

阿毛聽得熱血沸騰:“用聲音震碎它?可哪來那麼大的聲音?擂鼓?號角?未及近前就被射殺了!”

陳衍拿起一個陶塤,目光灼灼:“用它們!大量陶塤,統一調音,齊鳴共振!聲源分散,難以定位,且陶塤之聲低沉渾厚,穿透力強,最易引發金屬共鳴!”他看向一旁默默揉捏黏土的張嬸,“嬸子,您手最穩,調音最準。我們需要一批塤,音高要完全一致,而且要能發出一種極低沉的、接近青銅震顫的基音!”

張嬸沒有多言,隻是用力點了點頭。嬰兒在她腳邊的搖籃裡安睡,仿佛知道母親要做什麼重要的事情。

時間緊迫!整個陶窯立刻化身精密的樂器工坊和聲學實驗室。

選材調音:張嬸帶領幾個信得過的啞女避免泄密),從大量次品塤中篩選出形製、壁厚最接近的坯體。她們用最細的砂石打磨吹孔和音孔,憑借世代相傳的經驗和難以言說的手感,反複試吹、微調,確保每一個塤發出的基音都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低沉、渾厚、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嗡鳴感。

頻率測試與鎖定:陳衍則利用簡陋的工具進行模擬。他讓阿毛敲擊不同大小的銅片、銅盆從廢棄物中收集),老魏則屏息凝神,用他僅存的、經曆過無數戰場金戈之聲的耳朵,仔細分辨這些金屬被敲擊後最持久、最核心的那個餘音頻率。他再用陶塤反複吹奏,尋找能與那餘音產生最強烈“嗡嗡”應和感的音高。最終,一個特定的、極其低沉的音調被鎖定——這就是他們推測的、那尊青銅大鼎最可能產生劇烈共振的“死亡頻率”!

部署與偽裝:數十個精心調校、音高完全一致的陶塤被分發出去。接收者並非士兵,而是早已滲透在祭天台周圍各關鍵位置的“暗樁”:皇城根下修補宮牆的老匠人工具筐裡藏著塤)、禦膳房運送祭品柴火的雜役柴捆中藏著塤)、甚至在祭天台外圍“看熱鬨”的“順民”百姓破舊的褡褳裡藏著塤)……他們互不相識,隻知在特定時辰祭典高潮,禮樂齊鳴之時),聽到某個預先約定的信號比如一聲特彆的鷓鴣叫),便需全力吹響手中這枚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陶塤,持續吹奏那個致命的低音!

祭天典禮如期舉行。桓玄身著袞冕,神色陰沉中帶著一絲強裝的威嚴,在文武百官和精銳禁軍的簇擁下登上祭天台。香燭繚繞,犧牲陳列。那尊巨大的“桓楚受命鼎”矗立在祭台中央,在日光下泛著冷硬的青光,鼎身銘刻著歌頌桓玄功德的銘文。

典禮進入高潮。太常卿高聲唱誦祭文,禮樂齊鳴。莊重的編鐘、悠揚的笙簫、宏大的鼓聲交織在一起,營造著肅穆神聖的氛圍。桓玄手持玉圭,正要向大鼎行最後的獻祭之禮。

“咕——咕咕——”一聲略顯突兀、但混在禮樂聲中並不顯眼的鷓鴣鳴叫,從祭天台外圍的宮牆陰影下響起。

信號來了!

皇城根下的老匠人停下了錘子,手伸進工具筐;運送柴火的雜役靠在宮牆角落,低頭捂嘴咳嗽;幾個“看熱鬨”的百姓縮了縮脖子,手探進了褡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下一刻,數十個低沉、渾厚、帶著奇異共鳴感的塤音,從祭天台周圍的各個角落——宮牆下、角樓旁、甚至禦花園的假山石後——同時響起!

“嗚————”

這聲音初時並不高亢,甚至有些被宏大的禮樂聲掩蓋。但它極其頑固,穿透力極強!那是一種低沉到幾乎要鑽入地底、又仿佛能鑽進骨髓裡的嗡鳴!它無視了編鐘的清越、笙簫的婉轉、鼓聲的雄壯,執著地、持續地、如同無數隻無形的鑿子,精準地鑿向祭天台中央那尊青銅巨鼎!

桓玄皺起了眉頭,覺得這聲音有些刺耳,有些……不祥。禮樂官也察覺不對,試圖加大編鐘和鼓的音量壓製。

然而,已經太晚了。

那持續不斷的、統一的、精準命中固有頻率的塤音,如同無數把無形的音波之錘,反複敲擊在青銅大鼎的分子結構上!微小的振動在堅固的青銅內部積累、疊加、放大!

“嗡……嗡……”巨大的青銅鼎,竟然開始發出一種低沉而怪異的自鳴!這聲音起初很小,隻有靠近的祭司和桓玄能隱約感覺到腳下的祭台傳來微麻的震顫。

緊接著,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發生了!

鼎身上,那些新鑄的、象征祥瑞的蟠螭紋飾,如同活物般開始細微地扭曲、顫抖!銘文的筆畫邊緣,竟出現了細如發絲的裂紋!

“哢…嚓…”一聲輕微卻清晰無比的碎裂聲,如同冰麵初裂,在塤音的嗡鳴和禮樂的間隙中,詭異地傳入桓玄耳中!

他猛地低頭,驚恐地看到,鼎腹最厚實的地方,一道猙獰的裂痕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蔓延開來!如同一條黑色的毒蛇,在象征他王權的禮器上急速爬行!

“不——!”桓玄失聲驚叫,手中的玉圭“當啷”落地摔得粉碎!

仿佛是為了回應他的恐懼,那數十個陶塤發出的死亡低音驟然拔高了一個微小的音程吹奏者氣息不穩導致,卻歪打正著引發了更劇烈的諧波共振)!

“轟——!!!”

一聲沉悶如雷的巨響!

那尊象征著“桓楚天命”、重逾千斤的青銅巨鼎,在桓玄和滿朝文武、禁軍士兵以及遠處無數百姓驚駭欲絕的目光注視下,從內部轟然炸裂!

不是被外力擊碎,而是如同一個被吹脹到極限的氣球,由內而外地爆開了!巨大的青銅碎片帶著淒厲的呼嘯四散飛濺,將周圍的犧牲案幾砸得粉碎,幾名靠得近的祭司和侍衛慘叫著被碎片擊中,鮮血飛濺!鼎內燃燒的祭品香灰和犧牲血肉被衝擊波掀起,混合著青銅碎屑,如同肮臟的雪片般灑落,糊了桓玄滿頭滿臉!

祭天台上,一片死寂。隻有青銅碎片落地的叮當聲和傷者的慘嚎呻吟。

禮樂早已停歇。那數十個致命的陶塤聲也在完成使命後,詭異地同時消失,仿佛從未出現過。

桓玄呆立在原地,袞冕歪斜,臉上沾滿香灰和血汙,雙目空洞失神,身體控製不住地劇烈顫抖。他精心策劃、用來證明天命所歸的祭典,變成了當眾宣告“天厭桓楚”的鬨劇和慘劇!那尊破碎的巨鼎,如同他搖搖欲墜的江山,在他眼前徹底崩塌!

“天…天厭之!”

“神鼎自裂!天意不可違啊!”

“桓楚當亡!當亡啊!”

短暫的死寂後,是祭天台下遠處目睹這一切的百姓和部分底層軍士再也抑製不住的、帶著無限恐懼和幸災樂禍的驚呼與議論!這比城牆上的“誅桓”巨字更直觀、更震撼!“天厭桓楚”的念頭如同瘟疫,瞬間席卷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陳衍站在陶窯的陰影裡,遠遠聽著皇宮方向傳來的騷動和隱約的混亂哭喊聲,手指輕輕拂過一枚冰冷的陶塤。聲音無形,卻能聚沙成塔,共振裂鼎。民意如潮,亦能彙聚成撕裂一切暴政的驚濤。今日,他用泥土燒製的塤,震碎了桓玄的青銅王座基石。這,便是“天意”的另一種回響。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手握靈泉獨寵青梅竹馬 血鑄:亡者之殤 監控人:這是喪屍宇宙嗎? 穿越1858年的澳洲 三國群美傳 大明:開局要被誅滿門?我人麻了 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 亮劍:旅長,求求你彆打劫了! 命犯桃花,逼我成為第一深情是吧 亮劍:開局獲得係統,橫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