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脈絡正在官道驛站的修繕下變得通暢,賦稅製度因租庸調而趨於清晰,商業活動也顯露出複蘇的萌芽。然而,在這片漸趨繁榮的表象之下,一個頑固而混亂的痼疾正嚴重阻礙著經濟的血脈流通,侵蝕著新朝的財政根基,那便是——混亂的貨幣。
前朝末世,政局動蕩,財政崩潰,官府為彌補虧空,大肆鑄造劣質錢幣,鉛鐵砂混雜,輕薄如葉,入水不沉,觸手可破。更有地方豪強、甚至盜匪私鑄惡錢,牟取暴利。市麵上,各種前朝舊錢、劣錢、私錢、甚至布帛穀物混雜使用,價值混亂,比值無常。百姓交易,往往需帶秤稱量錢幣重量,爭吵不休;商人跨地區經營,風險巨大,利潤常被彙率差吞沒;國家征收賦稅,也因幣製混亂而困難重重。
這一日,陳衍在聽取度支尚書李繁關於國庫收支的彙報時,李繁痛心疾首地提到了貨幣之弊:
“陛下,市麵惡錢泛濫,劣幣驅逐良幣,百姓不願將手中足值的舊錢拿出,致使交易凝滯。官府收稅,往往收到大量劣錢,甚至難以熔鑄重鑄,形同廢銅!此弊不除,租庸調所收之‘調’絹帛)、‘庸’代役絹布),其價值亦難以穩定,國庫實則依然空虛啊!”
陳衍麵色凝重。他深知金融秩序混亂對經濟的毀滅性打擊。來自現代的記憶讓他更清楚統一、穩定、足值的貨幣對於國家經濟的重要性,它不僅是交易媒介,更是經濟信心和國家信用的體現。
“不能再容忍下去了!”陳衍斬釘截鐵,“必須鑄造新朝自己的錢幣,要足值,要精美,要天下通行!”
他立即召來崔浩、李繁、工部尚書以及墨衡商議。
“新錢何以命名?形製如何?”陳衍首先問道。
崔浩建議:“既是永興新朝,當稱‘永興通寶’!‘通寶’二字,寓意流通天下之寶貨,甚好。”
“形製,”工部尚書道,“當圓形方孔,延續傳統,便於穿繩攜帶。重量須足,臣建議重如其文,一枚當重‘一錢’,銅七鉛三,確保堅挺不易破損。”
墨衡補充:“鑄造需精良。臣可調軍器監精於雕模的工匠,雕刻母錢,務求字口清晰,輪廓深峻,不易被仿鑄。熔煉澆鑄工序也需統一標準,避免各地錢監粗製濫造。”
“好!”陳衍下令,“即由度支總領,工部、軍器監協同,設立‘鑄錢監’,於長安及主要產銅之地設立官爐,立即著手開鑄‘永興通寶’!務必精益求精,使之成為天下錢幣之標杆!”
“然,陛下,”李繁提出最棘手的問題,“新錢鑄成,如何推行?如何處置市麵上如山如海的各類舊錢、劣錢、私錢?若強行禁用,恐引市場震蕩,百姓恐慌。”
陳衍沉思片刻,道:“需有破有立,循序漸進。頒布《錢法》,明確告諭天下:
其一,‘永興通寶’為唯一法定貨幣,所有賦稅、官俸、市場交易,皆需以此結算。
其二,給與半年期限,允許百姓持各類舊錢至各地官府設立的‘兌換所’,按重量和成色,折價兌換新錢。劣錢、私錢價值從低,前朝官鑄足值錢可從優,但最終必須兌換。
其三,限期一過,嚴禁舊錢、劣錢、私錢流通,違者重罰,抄沒所得!私鑄錢幣者,視同謀逆,處以極刑!
其四,各地官府嚴查私鑄錢坊,一經發現,立刻搗毀,主犯梟首示眾!”
這是一套組合拳,既給出了緩衝期,又顯示了朝廷的決心和雷霆手段。
詔令頒布,鑄錢監立刻全力運轉起來。長安城外的官爐火光衝天,風箱呼嘯。墨衡派來的工匠精心雕刻著銅質母錢,上麵的“永興通寶”四字,乃請書法名家書寫,端莊大氣,充滿新朝氣象。熔化的銅水被注入統一的錢範,冷卻後便是一板板嶄新的銅錢。經過打磨、穿繩,閃爍著金紅色光澤的、沉甸甸的“永興通寶”被成箱地運往國庫和各地兌換所。
消息傳到市井,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複雜的反應。
長安東、西兩市,商賈們議論紛紛。
“朝廷要發新錢了?還要收兌舊錢?”一個綢緞商撚著幾枚輕薄如紙的劣錢,又驚又疑,“這……這要是真能換成足值的好錢,倒是天大的好事!以後做生意就省心多了!”
“隻怕沒那麼容易!”另一個老成的糧商搖頭,“舊錢這麼多,官府哪來那麼多銅料鑄新錢兌換?再說,這折價怎麼算?咱們手裡的錢豈不是要虧?”
“沒聽詔書說嗎?私錢一律禁用!咱們庫裡那些……怕是真要變成廢銅了!”有人憂心忡忡。
恐慌之下,有人開始試圖儘快花掉手中的劣錢,甚至折價拋售,市場一時更加混亂。
而普通的升鬥小民,則更多的是觀望和期盼。
“當家的,朝廷說這新錢一枚能當一枚使,沉甸甸的,是真的嗎?”一個農婦問她的丈夫。
“皇帝老爺登基以來,說話還算數。減了租稅,修了水渠,興許這次……也是真的吧?”漢子看著手裡一小袋摻雜著各種劣錢的積蓄,眼中既有懷疑,也有一絲希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兌換所開設之初,門可羅雀。大家都抱著觀望態度,誰也不願第一個去吃螃蟹。
直到幾天後,一個膽大的小販,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拎著一袋亂七八糟的舊錢來到兌換所。吏員們雖然忙碌,卻還算規矩,按照頒布的章程,仔細分揀、稱重、評估成色,最後給了他一小串嶄新的、閃著誘人光澤的“永興通寶”。
小販拿著錢,難以置信地掂了掂,又挨個用牙咬了咬,頓時喜笑顏開,衝出衙門就在大街上喊:“真的!是真的好錢!分量足!字兒清楚!”
一石激起千層浪。觀望的人群瞬間湧向了各個兌換所。
當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胥吏試圖在折價時做手腳克扣,立刻被巡查的禦史發現,當場重責革職。有豪強試圖將囤積的巨量劣錢一次性兌換,被官府以“來源可疑”為由嚴查,甚至揪出了背後的私鑄團夥,為首者被依法處決,首級懸掛市曹,以儆效尤。
強有力的手段,加上足值精美的錢幣本身,逐漸贏得了市場的信任。人們開始願意接受並使用“永興通寶”,因為它“值”。商業交易變得更加順暢,爭吵減少了。國庫在回收了大量舊錢熔鑄後,也開始有穩定可靠的新錢收入。
雖然短期內,朝廷為鑄造和兌換新錢投入巨大,甚至可能暫時虧空,但陳衍和崔浩都明白,此舉對於穩定金融、促進商業、增加國庫長期收入、乃至樹立新朝信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
一枚枚“永興通寶”,如同金色的種子,被撒向市場的每一個角落。它們不僅統一了價值尺度,更在無聲地傳遞著一個信息:永興新朝,言出法隨,信用卓著。帝國的經濟血脈,在一次次的兌換與交易中,正被逐漸導入一條更加健康、穩定的河道。
喜歡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請大家收藏:()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