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南望薩摩,劍指琉球
村上武吉給予的一個月期限,如同勒在脖頸上的繩索,雖未立刻收緊,卻時刻提醒著林浩危機的臨近。他必須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在南方對島津家做出足以向毛利交代的“成績”。
目標清晰:獲取島津家與南蠻“勾結”的“證據”,並予以“懲戒”。
但如何實現?直接進攻薩摩本土無異於以卵擊石。島津家以“劍豪”之名威震九州,家風尚武,軍隊精銳,絕非鬆浦家可比。
林浩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張精致的琉球海圖。手指沿著琉球群島劃過,最終點在了琉球本島西北方的一串小島上——奄美群島。
“這裡是琉球與薩摩之間的模糊地帶,島津家勢力正在滲透,但控製力還不強。”林浩分析道,“而且,據鄭迵所說,島津家的侵擾也多從這些島嶼開始。”
“主公的意思是,我們打擊這裡?”雪姬問道。
“不錯。”林浩點頭,“攻擊此處,一可援助琉球,實踐盟約;二可打擊島津勢力,獲取‘證據’俘虜、文書皆可);三可試探島津家反應和水軍實力;四則……此地相對孤立,即便失利,也能快速撤回。”
風險依舊存在,但已是當前最優選擇。
計劃迅速製定:
1.組建南征艦隊:以那艘裝備“雷公炮”的安宅船為旗艦,輔以兩艘關船和數艘快船,組成特混艦隊。雪姬任總指揮。
2.搭載精銳陸軍:抽調一百名最精銳的士兵,包括三十名燧發槍手,五十名長槍足輕,二十名刀盾手及工兵,由林浩親自率領。
3.聯絡琉球:立刻派快船前往那霸,通知琉球方麵此次行動,請求他們提供向導、補給以及……必要時如果行動成功)的聲援和接管。
4.情報支持:若昂及其手下負責識彆可能遇到的南蠻船隻或物品,作為“證據”的一部分。
時間緊迫,艦隊在五日內準備完畢,攜足彈藥糧秣,悄然駛離猿港,南下琉球。
海路漫漫。利用琉球使者提供的海圖,艦隊避開主流航線,謹慎前行。期間遭遇了一次風暴,損失了一艘快船,但主力無恙。
十餘日後,艦隊抵達奄美大島附近海域。通過望遠鏡觀察,可以看見島上設有簡單的烽火台和了望哨,甚至有一處簡陋的碼頭,停靠著幾艘小早船小型日本船),掛著島津家的十字丸旗幟。
“看來島津家確實在此建立了據點。”林浩神色凝重,“雪姬,按第一方案,夜間突襲碼頭,摧毀船隻,攻占烽火台,抓捕俘虜!”
是夜,月暗星稀。
艦隊悄然靠近。雪姬親率一隊水性好的精銳,乘小艇摸上碼頭,無聲無息地解決了哨兵。隨後,大隊人馬迅速登陸,直撲島津家的據點。
戰鬥爆發得突然而激烈。留守的島津家士兵雖然人少,但極其悍勇,依托房屋和簡陋工事拚死抵抗。燧發槍的齊射聲再次響起,在寂靜的夜島上顯得格外刺耳。
林浩手持燧發短銃,指揮部隊穩步推進。燧發槍在夜戰和近距離巷戰中的優勢發揮得淋漓儘致,缺乏遠程武器的守軍被壓製得節節敗退。
然而,島津武士的頑強超出了預期。一名身著當世具足的武士,率領七八名足輕,發動了決死衝鋒,竟然一度衝破了槍陣,殺到了林浩附近!
“保護主公!”雪姬嬌叱一聲,刀光如雪,迎了上去,與那武士戰在一處。刀劍交擊,火星四濺!
那武士劍術極為精湛,力量也大,雪姬一時間竟被壓製!幾名足輕則嚎叫著撲向林浩。
林浩臨危不亂,抬手就是一銃!
砰!
衝在最前麵的足輕應聲倒地。但燧發槍射擊後的煙霧遮擋了視線。
另一名足輕趁機突進,刀鋒直劈而下!
千鈞一發之際,林浩猛地側身,同時再次溝通玉璽空間!這一次,他並非攻擊,而是防禦——試圖在身前極短暫地展開空間屏障!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