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共生觀,露珠在鎮魂木的葉片上滾動,折射出七彩光暈。今天是“界域學堂”開學的第一天,兩界孩童齊聚於此,人界的少年背著雙肩包,異界的幼崽披著鱗甲小鬥篷,好奇地打量著彼此。
我站在鎮魂木下,手中握著一支靈墨筆。
這堂課,我講“代碼與咒術的異同”。
我抬手,在樹乾上寫下一行代碼:
>`print(o,ord!)`
墨跡未乾,靈墨便化作金色光點,緩緩浮起,在空中組成立體字符。
就在這時——
樹影微微晃動。
一道虛影從樹乾中走出。
白發道袍,眉眼溫潤,嘴角含笑。
是奶奶。
她站在我身旁,輕拍我的肩:“講得不錯,但太硬了。”
我眼眶一熱,卻不敢出聲,生怕驚散這幻影。
她抬手,在空中一劃,代碼旁浮現出一道符文:
>“啟靈咒:天地通明,心念即達”
隨即,她笑道:“代碼與咒術的區彆,就像筷子和刀叉,都是吃飯的家夥。一個靠電,一個靠氣,可目的都是——把飯送進嘴裡。”
孩子們哄堂大笑。
奶奶的虛影繼續補充板書,將複雜的理論化作生活比喻:
>“變量,就像儲物袋,名字是標簽,內容會變。”
>“循環,就像每日晨練,一遍遍練,直到熟練。”
>“遞歸,就像照鏡子,鏡中還有鏡,層層深入。”
她的字跡蒼勁,話語樸實,卻讓孩子們頻頻點頭。
課桌是用鎮魂木的枝椏製成,每一張都獨一無二。桌麵上,嵌著一塊青銅殘片,學生伸手觸摸,殘片便浮現對應課程。
一個異界孩童點擊“人界曆史”。
殘片光影流轉,浮現出一幅畫麵:
年輕的奶奶站在廢品站旁,蹲在地上,用木炭在紙板上教流浪兒童認字。她耐心講解,孩子們圍成一圈,眼中閃著求知的光。
>“這個‘人’字,一撇一捺,要站得直。”
另一個人類少年選擇“魔族文化”。
畫麵一轉,魔尊的妹妹站在異界釀酒坊中,手中一片鱗片輕輕劃過酒壇,壇中液體泛起金光。
>“這是‘月華釀’,用月光鱗與靈泉發酵,三百年才出一壇。”
>“喝一口,夢回故土。”
孩子們看得入神,笑聲不斷。
一堂課下來,代碼與咒術的隔閡,在笑聲中悄然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