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被帶走後的兩天,青石鎮政府大院裡彌漫著一種詭異的寧靜。空氣仿佛被抽乾了,每個人走路都踮著腳尖,說話聲音壓低八度,就連平日裡最愛八卦的幾個大姐,都跟鋸了嘴的葫蘆似的,埋頭乾活。
這是一種暴風雨後的寂靜,寂靜之下,是暗流湧動。
陳默的感受最為直觀。他腦海中的人情賬本,像是經曆了一場牛市,之前那些灰暗的負值、冷漠的零值,此刻都爭先恐後地翻紅,變成了各種深淺不一的綠色。
【張三,對您人情值:15敬畏)】
【李四,對您人情值:20示好)】
【王五,對您人情值:10恐懼)】
他端著水杯去開水房,一路上至少有五個人熱情地跟他打招呼,臉上堆著的笑容比菊花還燦爛。黨政辦的小李更是殷勤,不等陳默動手,就搶過他的杯子,麻利地泡上新茶,還神秘兮兮地塞給他一包沒拆封的“特供”煙。
“陳助理,您嘗嘗這個,我托我二舅從省裡帶的,勁兒不大,香!”
陳默笑著收下,他知道,這不是一包煙,而是一份新的“投名狀”。
他扳倒的不是一個普通的副鎮長,而是一棵在青石鎮盤根錯節了十幾年的大樹。樹倒了,猢猻們自然要尋找新的枝頭。而他,就是那個看起來最粗壯、最有潛力的新枝。
周五上午,鎮領導班子例會照常召開。
這是王建軍出事後的第一次班子會,會議室裡的氣氛比外頭的大院還要凝重。剩下的幾位副鎮長和委員們正襟危坐,眼觀鼻,鼻觀心,活像一尊尊泥塑的菩薩。
陳默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劉鎮長右手邊第一個,這是一個極其顯眼,也極其微妙的位子。過去,這裡坐的是常務副鎮長。
劉鎮長清了清嗓子,環視一圈,最後目光落在陳默身上,那笑容依舊和煦,卻比平時多了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同誌們,長話短說。關於王建軍的問題,縣紀委已經成立專案組,我們鎮要全力配合調查,任何人不得隱瞞、不得包庇!”他先定了調子,語氣嚴厲,“這件事,也給我們所有人敲響了警鐘!伸手必被捉,誰屁股底下不乾淨,最好自己趕緊擦乾淨!”
會議室裡溫度仿佛降了好幾度,幾個委員悄悄挪了挪屁股,坐得更直了些。
“經鎮xx研究,並向縣委組織部報備,決定對班子成員分工進行臨時調整。”劉鎮長頓了頓,拿起一份文件,“任命陳默同誌為鎮長助理,暫時接管農業、扶貧開發辦公室、農技推廣站等工作,直到縣裡有新的人事安排。”
此言一出,幾道複雜的目光立刻射向陳默。有驚訝,有嫉妒,但更多的是忌憚。
鎮長助理,雖然行政級彆沒變,但“助理”二字,意味著他成了劉鎮長的“自己人”,正式從一名普通乾部,邁入了領導班子核心圈。更關鍵的是,他接管的是王建軍留下的權力真空,那可是鎮裡油水最足、最能出政績的一塊肥肉。
二十多歲的鎮長助理,在青石鎮的曆史上,聞所未聞。
“我反對。”
一個沉悶的聲音,打破了會議室的平靜。
眾人循聲望去,說話的是分管工業和安全生產的副鎮長——趙立德。
趙立德五十出頭,頭發微禿,戴著一副黑框眼鏡,在鎮裡是出了名的老資格,素來以“講原則、重規矩”自居。他主管的領域和王建軍井水不犯河水,兩人私交也一般,所以王建軍倒台,對他影響不大。
此刻,他慢條斯理地扶了扶眼鏡,表情嚴肅,像個正在扞衛真理的鬥士。
“劉鎮長,我不是對陳默同誌有意見。”趙立德開口,先把自己摘乾淨,“陳默同誌年輕有為,能力突出,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凡事都要講規矩,講程序。我們的班子分工,是有明確規定的。讓一名非xx委員的同誌,直接負責這麼重要的幾個部門,這在組織程序上,是否合規?”
他頓了頓,又拋出一個更尖銳的問題:“還有,那個‘農業創新試點’項目,據我了解,啟動資金高達十萬元,這筆錢,似乎沒有經過我們班子會議的集體討論和表決吧?直接從預備金裡劃撥,這不符合財政紀律。今天可以為了一個項目破例,明天是不是就可以為了彆的項目開更大的口子?規矩一旦破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冠冕堂皇。他既不攻擊陳默的人品,也不否認他的功勞,單單從“程序”和“規矩”上發難。這就像是打蛇打七寸,精準地戳中了體製內的要害。
一時間,會議室裡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陳默和劉鎮長身上。大家心裡都清楚,這是老資格在敲打新貴,也是對鎮長權威的一次試探。
劉鎮長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卻沒有立刻表態,而是饒有興致地看向陳默。他想看看,這把被他親手磨鋒利的刀,除了能捅人,會不會格擋。
陳默從始至終都靜靜地坐著,臉上沒有絲毫被冒犯的惱怒。等趙立德說完,他才不緊不慢地拿起麵前的筆記本,翻開一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感謝趙鎮長對我的關心,也感謝您對鎮裡規章製度的維護。”他先禮後兵,姿態放得很正,“關於程序合規的問題,我想請教一下趙鎮長。根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六十八條,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在工作中遇到重大問題,須經鎮長會議或者鎮長、副鎮長聯席會議討論決定。我接管農業工作,是劉鎮長在xx會上提議,並向縣委報備的臨時舉措,是‘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目的在於儘快穩定局麵,挽回王建軍貪腐造成的惡劣影響。我想問問趙鎮長,您覺得,是穩定大局重要,還是抱著某些陳舊的條條框框,任由工作停擺、民怨發酵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