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數據流瞬間湧入。
文件被分成了幾十個子目錄,每一個都用日期和事件命名。
【2008.5.12盤龍山莊一期工程推平亂葬崗相關施工記錄及民工證言】
【2010.9.2高爾夫球場擴建填埋清代古井衛星遙感前後對比圖】
【2013.3.20溫泉度假村項目拆毀無名古廟當地村民聯名信未遞交)】
……
一條條,一樁樁,觸目驚心。
夜鶯的情報能力,再一次超出了陳默的想象。她不僅找到了結果,甚至連過程,連那些被深埋在時間塵埃裡的細節,都被她一點點挖了出來。
這些證據,任何一條單獨拿出來,都足以讓龍傲天喝一壺。但陳默知道,這些還不夠。這些隻是“小惡”,頂多讓龍傲天傷筋動骨,卻不足以致命,更不足以撼動他背後那棵大樹。
他需要的是一顆真正的炸彈。
他的手指,劃到了最後一個文件包。
這個文件包的命名方式很奇怪,隻有一個詞。
【烽火】
陳默的心臟,猛地一縮。他點開了它。
裡麵隻有三樣東西。
第一樣,是一份從金陵地方誌的影印本裡截取的段落,用紅線標出:“明初,為防倭寇,於金陵城外東南諸峰,依山勢築烽火台五十餘座,互為犄角,綿延百裡。其一,位於盤龍山主峰之巔,俯瞰江口,為金陵鎖鑰。”
第二樣,是一組高分辨率的衛星對比圖。第一張圖上,盤龍山主峰的頂端,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由殘垣斷壁構成的圓形輪廓,雖然破敗,但依然能看出古代建築的影子。而第二張圖,拍攝於盤龍山莊三期工程之後,同樣的位置,那個輪廓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平整光滑的高爾夫球場發球台。
第三樣,也是最核心的證據,是一段經過技術處理的音頻,和一個加密的文本文件。
陳默先點開了音頻。
一陣嘈雜的電流聲後,傳來一個粗獷的男人聲音,帶著醉意和炫耀的口吻。
“……他娘的,當時挖到那堆破石頭,施工隊那幫慫貨都嚇尿了,說是文物,不敢動。我一個電話打給龍哥,龍哥說:‘什麼文物?我腳下踩的地,就是最大的文物!’你猜怎麼著?龍哥直接讓吳師爺找了部隊裡的關係,弄來兩箱炸藥。老子親自帶人去埋的,轟的一聲!彆說烽火台了,整個山頭都給老子削平了半米!那幫考古的龜孫子,拿著地圖找到死,也彆想找到那破台子!”
音頻到這裡,戛然而生。
陳默的呼吸,幾乎停滯。
他點開那個文本文件,裡麵是夜鶯對這段音頻的注釋。
【錄音人:張彪,龍傲天集團保安部副部長,負責處理“臟活”。】
【錄音時間:半年前,某ktv包廂內。】
【錄音獲取方式:機密。】
【關鍵信息:吳師爺吳思遠)參與,動用部隊關係獲取炸藥。】
鐵證如山!
人證、物證、史料,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陳默看著手機屏幕上那張被夷為平地的衛星圖,仿佛能聽到六百年前的烽火台上,那些戍邊將士不甘的怒吼。
他慢慢地閉上眼睛。
再睜開時,那雙深邃的眸子裡,所有的情緒都已褪去,隻剩下一種如千年寒冰般的冷靜。
他將所有文件,仔仔細細地看了三遍,每一個細節都牢牢刻在腦子裡,然後,他按下了“徹底銷毀”鍵。手機屏幕上跳出一個確認框,他毫不猶豫地點了下去。
數據流被清空,那部黑色的手機,又恢複了出廠時的模樣,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但陳默知道,炸彈已經到手。
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是最後一個,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如何將這顆足以炸翻江東官場的炸彈,悄無聲息地,放到那位鐵麵書記林建城的辦公桌上?
而且,必須讓他相信,這顆炸彈,不是彆人遞給他的,而是他自己,親手從曆史的灰燼裡,刨出來的。
喜歡官場人情:我的人情能無限升值請大家收藏:()官場人情:我的人情能無限升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