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未眠,但陳默的精神卻前所未有的清明。
那台二手筆記本和承載著罪惡的硬盤已經被他處理得乾乾淨淨,仿佛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但吳思遠那張由無數灰色絲線構成的精密網絡,已經深深刻入了他的腦海,每一個節點,每一條連線,都清晰如昨。
他坐在書桌前,桌上攤開的,正是那份《金陵市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他的目光,卻凝聚在其中一個毫不起眼的章節上——“第六章:法治宣傳與社會參與”。
“……為加強法治宣傳,提高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建議與本市高校法學院建立合作,開展‘法治進社區’係列講座活動……”
這行字,在昨天看來,不過是機關報告裡常見的、四平八穩的點綴。但在今天,它成了陳默眼中最完美的行動綱領,是通往吳思遠那座森嚴堡壘的唯一密道。
【人情賬本】在他腦中無聲地翻動著。
這一次,他要進行的,是一種全新的“人情投資”。
過去,他的投資對象,是落魄的未來大佬,是身懷絕技的失意工程師,是耿直的退伍軍人。他投資的是他們的“潛力”和“情義”,等待的是未來的“回報”。這是一種順水推舟,是發現價值。
而這一次,他要投資的,是敵人的“軟肋”。
他要投資吳思遠那個對程序正義奉若神明的兒子,吳澤。他不需要從吳澤身上獲得任何直接的回報,他要的,是利用這根最純粹的金色絲線,這道名為“親情”的無限羈絆,去撬動、去汙染、去引爆吳思遠那張自以為天衣無縫的灰色巨網。
這不是發現價值,而是創造裂痕。
這是一場外科手術式的精準爆破。
陳默端起已經涼透的茶杯,喝了一口。苦澀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讓他的頭腦更加冷靜。他已經想好了每一步。
上午九點,陳默拿著一份自己連夜草擬的《關於“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課題補充調研計劃》,敲響了主任丁文華辦公室的門。
“請進。”
丁文華正戴著老花鏡,慢條斯理地用一張報紙擦拭著他心愛的蘭花葉片,動作輕柔,神情專注,仿佛那不是一盆植物,而是一件稀世珍寶。
“丁主任。”陳默把計劃書雙手奉上,姿態恭敬,語氣裡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屬於年輕下屬的忐忑。
“哦?是小陳啊。”丁文華放下報紙,扶了扶眼鏡,接過那幾頁紙,卻沒有立刻看,而是指了指對麵的椅子,“坐。怎麼樣,課題進展還順利嗎?有什麼困難,儘管跟我提。”
他的笑容溫和可親,眼神裡滿是領導對下屬的“關懷”。
“謝謝主任關心。”陳默坐下,隻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腰背挺得筆直,“進展還算順利,資料已經梳理得差不多了。隻是……我在梳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感覺隻停留在數據和報告層麵,可能不夠深入。”
“哦?”丁文華的眉毛抬了抬,來了點興趣,“說說看。”
“我發現,很多關於房地產市場的糾紛,最後都歸結到了法律層麵。比如產權糾紛、合同陷阱、拆遷補償的合法性等等。”陳默的語氣,像一個正在向導師彙報論文思路的研究生,充滿了理論探討的熱情。
“我想,我們這份報告,如果想要有深度,不應該隻談經濟,還應該從法治建設的角度,去探討如何從根源上規範市場。所以……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丁文華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他靠在椅背上,做了個“請繼續”的手勢,眼神裡卻透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玩味。
“金陵大學的法學院是全國頂尖的,我想,能不能借我們政研室的名義,去那裡組織一場小型的學術講座或者座談會?”陳默的聲音裡透著一股書卷氣,“一方麵,我們可以聽聽這些未來的法律精英,對房地產亂象有什麼看法,為我們的報告增加一個‘青年視角’;另一方麵,這也是我們政研室深入高校、宣傳政策的一次好機會,符合文件裡‘法治進社區’的精神。”
他說完,便有些“緊張”地看著丁文華,似乎在等待領導的評判。
丁文華沒有說話,辦公室裡隻有他用手指輕輕敲擊桌麵的聲音,篤、篤、篤,不緊不慢。
他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心裡已經有了判斷。
還是太年輕,太書生氣了。
丁文華把房地產這個燙手山芋扔給他,本意是想看看他怎麼在這潭渾水裡掙紮,是會不自量力地去硬撼王啟年那座大山,還是會聰明地寫一份花團錦簇的空洞報告。
沒想到,這小子竟然想出了這麼一招“金蟬脫殼”。
跑去大學裡搞講座?聽一群毛頭小子的“青年視角”?
這簡直是完美地避開了所有真正的矛盾和衝突,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在丁文華看來,這是一種典型的、學院派乾部處理棘手問題的方式——把現實問題,轉化為理論問題;把矛盾衝突,轉化為學術探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既顯得自己工作努力,又不用得罪任何人。
高明嗎?有點小聰明。
但終究,是上不了台麵的。一個不敢直麵問題的乾部,能有什麼前途?
丁文華心中閃過一絲輕蔑,但臉上溫和的笑容卻絲毫未變。他甚至覺得,這樣也好。讓陳默去折騰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等他交上一份充滿“青年視角”的空泛報告,自己正好可以名正言順地批評他“脫離實際、不接地氣”,再把這個課題轉交給更“懂事”的人。
想到這裡,他拿起那份計劃書,象征性地翻了翻,然後重重地放在桌上。
“好!”丁文華的語氣裡充滿了讚許,“小陳,你這個想法很好嘛!有深度,有創新!我們政策研究室的同誌,就是要具備這種理論聯係實際的思維。”
他站起身,走到陳默身邊,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件事,就交給你全權負責。需要研究室出麵協調的,你直接找辦公室老張。大膽去做,不要有顧慮!我等著看你的成果!”
【丁文華,對您人情值:5認可其工作態度,但內心輕視其能力)】
賬本上的數值變化,與陳默的預判分毫不差。
“謝謝主任!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陳默“激動”地站起身,臉上是那種得到領導肯定後,誠惶誠恐又充滿乾勁的表情。
從丁文華辦公室出來,陳默臉上的“激動”瞬間褪去,恢複了古井無波的平靜。
他要的,就是丁文華的這份輕視。
一隻自以為聰明的狐狸,是不會在意一隻忙著搭窩的兔子的。它隻會等著兔子養肥了,再一口吃掉。它卻不知道,兔子挖的不是窩,而是通往它老巢的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