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小子會說話。”李建國心情大好,他當然也看出了其中的門道。這個方案,讓他避免了和王振正麵競爭的尷尬,還實實在在地得了好處。書記和所有常委都來,他這個示範點,一下子就成了全縣的標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事兒,辦得漂亮。誰想出來的點子?”李建國問道。
“聽說是書記的新秘書,江澈。”
“江澈……”李建國咂摸著這個名字,覺得有些耳熟,“是不是以前在青龍鎮乾過的那個年輕人?”
“對,就是他。去年防汛的時候,還立過功。”
“哦——”李建國想起來了,那個在孫大海嘴裡被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年輕人。當時他還覺得孫大海言過其實,現在看來,是自己眼光窄了。
“會辦事,會做人。”李建國點了點頭,給出了自己的評價,“這個人,以後要多走動。咱們農業口,就需要這種懂大局、會協調的筆杆子幫忙說話。”
……
縣政府另一間辦公室裡,副縣長趙琳正端著一杯花茶,聽著秘書的彙報。
作為縣裡為數不多的女性領導,趙琳的心思比誰都細膩。她分管的文旅,是近兩年的新風口,勢頭很猛,但也最容易被看作是“虛”的。
當她得知自己的民俗文化旅遊節,被安排成“集中視察”的壓軸大戲時,唇邊不禁泛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有意思。”她放下茶杯,青花瓷的杯蓋與杯身碰撞,發出一聲清脆的鳴響。
她的秘書是個同樣精乾的年輕女性,低聲分析道:“領導,這個方案對我們最有利。工業開道,農業穩中,最後以我們的文旅節作為亮點收尾,這等於是在向全縣宣告,文化旅遊是我們青陽未來發展的活力所在,是點睛之筆。”
“何止是點睛之筆。”趙琳的目光落在方案上,眼神裡閃爍著欣賞的光芒,“這一手,把三個互不相乾,甚至有些衝突的活動,變成了一個邏輯嚴謹、層層遞進的整體敘事。敘事的主題,就是青陽縣未來的發展藍圖。這份功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她對政治的敏感,讓她比王振和李建國看得更深一層。她看到的,不隻是矛盾的化解,更是一種高明的議程設置能力。
“那個叫江澈的年輕人,有點東西。”趙琳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樓下人來人往的縣委大院,“幫我約一下,下周,我想請江科長喝杯茶。”
幾乎是同一時間,縣委大院的各個角落,那些消息靈通的科長、主任們,都通過各自的渠道,得知了這場“行程表風波”的始末。
一個下午的時間,縣委辦新來的江秘書,用一種近乎傳說的方式,在整個青陽縣的權力中樞,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亮相。
人們在私下議論時,語氣裡充滿了敬畏和好奇。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江澈,對此毫不知情。
他剛剛關掉電腦,伸了個懶腰,感覺渾身舒泰。又一個摸魚的下午過去了,窗外的天色已經染上了溫暖的橘紅色。
完美。
他解決了下周的隱患,保住了自己未來一周的清閒時光。現在,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回家路上要去菜市場買點什麼。是買條新鮮的鱸魚清蒸,還是買塊五花肉做紅燒肉?
就在他哼著小曲,拎起自己的保溫杯,準備迎接美好的下班時光時,辦公桌上的紅色電話機,突兀地響了起來。
江澈的動作一頓,心裡“咯噔”一下。
這電話,是周國華辦公室的內線專線,隻有書記本人和他能用。這個時間點,書記早就回家了才對。
他帶著一絲不祥的預感,接起了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周國華沉穩而略帶一絲疲憊的聲音。
“小江,你來我辦公室一趟。”
江澈的心,瞬間沉了下去。
“書記,您還沒走?”
“走不了了。”電話裡的聲音頓了頓,似乎有些無奈,“國有林場的陳場長來了,哭天搶地的,非要見我。你過來,跟我一起聽聽,這又是個燙手的山芋。”
喜歡官場:我真不想當卷王!請大家收藏:()官場:我真不想當卷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