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宇的話沒說完,鄭慶平就猛地抬起頭看向了他,一臉的難以置信,嘴唇微微顫抖著,說話都有點不利索了。
“有……有的!離這裡不遠就有兩家,就在南城的大雜院裡。可是……可是這個點過去……天都黑了,不會……不會耽誤兄弟回家嗎?這,有點太麻煩你了……”
劉文宇無所謂地擺擺手,站起身來:“無所謂,家裡沒事。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現在就過去看看!”他的語氣堅決,不容推辭。
鄭慶平見狀,連忙跟著站起來,激動得手腳都有些不知往哪裡放:“好,好!我這就帶路,這就帶路!”
兩人走出飯店,夜色已經完全籠罩了四九城。稀疏的路燈在寒風中搖曳,投下昏黃的光暈。
鄭慶平在前引路,穿過幾條狹窄的胡同,來到一個擁擠的大雜院前。
院子裡堆滿了雜物,幾戶人家共用一個水龍頭,環境頗為雜亂。
鄭慶平輕車熟路地走到西廂房的一戶門前,伸手在門上輕輕敲了敲,隨後裡麵就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門“吱呀”一聲從裡麵拉開了,一個五十多歲、頭發花白的老太太探出身,看到門口站著的鄭慶平,臉上立刻綻開了真切而溫暖的笑容。
“慶平?你怎麼這個點過來了?快,快進屋來!”她的語氣裡沒有絲毫的客套和拘謹,隻有對晚輩突然到訪的純粹驚喜和關心。
屋裡很小,燈光昏暗。兩個十多歲、麵黃肌瘦的孩子正趴在炕桌上寫作業,一見到鄭慶平,立刻放下筆,歡快地喊道:“鄭叔叔來啦!”臉上是毫不掩飾的開心。
“大娘,彆忙活了,我就是順路過來看看您和孩子們。”鄭慶平連忙擺手,示意老太太不用張羅倒水,自己很自然地坐到了炕沿上。
老太太卻還是轉身去拿暖水瓶,嘴裡絮叨著,卻滿是關切:“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不用總惦記著我們,我們這日子還能過。你這工作忙,又有一大家子要操心,這麼晚還跑過來,吃飯了沒?”
劉文宇就在一旁默默觀察著。屋子雖然簡陋,但收拾得還算整潔。炕上的被褥雖然破舊,卻疊得整整齊齊。
門上懸掛著的‘革命烈士家屬’牌匾,算是這個清貧之家唯一的亮色。
他看到老太太那雙布滿老繭、關節粗大的手,看到孩子們身上明顯短了一截、打了好幾個補丁的衣褲,心裡不由得一沉。
但更觸動他的,是這屋裡彌漫著的、與鄭慶平之間那種毫無隔閡的親情般的氛圍。
趁鄭慶平和老太太、孩子們親熱說話的工夫,劉文宇悄無聲息地退出了屋子,快步走出大雜院。
約莫十分鐘後,他再次回來時,懷裡已經多了兩個沉甸甸的麵袋子。
“慶平,這位同誌是……”老太太看到去而複返的劉文宇和他懷裡的東西,有些疑惑地看向鄭慶平。
劉文宇將麵袋子放在炕沿上,解開紮口的繩子。一袋裡麵是切成一條條、肥瘦相間的豬肉,估摸著有十斤;另一袋則是有些灰撲撲的棒子麵,看著能有二十斤。
老太太看清裡麵的東西,瞬間愣住了,嘴唇哆嗦著,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這……這……你們這倆孩子!弄這些東西得多難啊!你家裡也不寬裕,怎麼能……”
她慌亂地擺著手,不是出於懼怕,而是真心實意地心疼鄭慶平,覺得他為自己家付出太多。
劉文宇看著老人激動而又心疼的樣子,心裡更不是滋味了。他放緩了聲音,誠懇地開口:
“大娘,您彆誤會。這東西都是鄭主任想辦法托人弄的,和我可沒有關係。鄭主任一直記掛著您和孩子們,今天剛好有機會,就讓我跟著送過來了。”說著,他朝鄭慶平使了個眼色。
鄭慶平接收到信號,接過話頭,語氣帶著一種對自家長輩的嗔怪:“大娘,您就收下吧!看看孩子們,都瘦成什麼樣了。我這當叔叔的,看著心疼!您要是不收,我以後都不敢登門了。”
“你這孩子……唉!”老太太看著鄭慶平那不容拒絕的表情,又看看那實實在在的豬肉和棒子麵,再看看眼巴巴望著豬肉的孫子孫女,老淚縱橫,終於不再推辭。
她拉著鄭慶平的手,哽咽道:“好,好,大娘收下,收下……慶平啊,讓你費心了,總是讓你這麼操心……”
從第一家出來,鄭慶平帶著劉文宇又走了十來分鐘,來到另一處更為破敗的院落。這一家的情況看起來更加艱難。
剛進院子,一個看起來得有四十多歲的婦女正從屋裡出來倒水,一眼看到鄭慶平,疲憊的臉上立刻露出笑容。
“鄭大哥?你咋來了?快進屋,爹娘剛才還念叨你呢。”她是烈士的遺孀,姓李。
屋裡除了兩個同樣瘦弱的孩子,炕上還躺著一位不停咳嗽的老人,那是李嫂子的公公。
另一位頭發全白、腰背佝僂的老太太,是她的婆婆,正就著昏暗的煤油燈費力地縫補著衣服。
看到鄭慶平,老太太放下針線,老爺子也掙紮著想坐起來:“慶平來啦。”
“這麼晚,沒啥事吧?”
“叔,嬸,弟妹,沒事,你們彆擔心,我就是帶個朋友過來看看。”鄭慶平趕忙上前扶住老爺子,讓他躺好。
劉文宇的心再次被揪緊了。他同樣找了個借口暫時離開,再次回來的時候懷裡同樣抱著十斤豬肉和二十斤棒子麵。
李嫂子和兩位老人看到這些東西,反應和第一位老太太如出一轍,先是震驚,然後是心疼和拒絕。
“鄭大哥,這可不行!這得花多少錢和票啊!你幫襯我們的已經夠多了,我們不能……”
在鄭慶平和劉文宇的再三勸說下,一家人才顫抖著收下,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
“娃他爹走的早,要不是鄭大哥你這些年一直照應著,我們家……”
說到這裡,李嫂子已經開始有些泣不成聲了。
“弟妹,咱都是一家人,說那乾啥!”
鄭慶平開口安慰了李嫂子一家幾句,囑咐老人保重身體,讓孩子好好讀書,這才在千恩萬謝聲中,與劉文宇一同告辭離開。
喜歡重回五九:家人溫飽我全包請大家收藏:()重回五九:家人溫飽我全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