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何衛國的話匣子徹底打開,從當年的意氣風發,到被處分後的世態炎涼,再到如今的揚眉吐氣,他的一生仿佛都濃縮在了這頓飯裡。
蘇晨安靜地聽著,偶爾附和兩句。他知道,老人需要的不是聽眾,而是一個宣泄的出口。
直到酒酣耳熱,何衛國放下筷子,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他從隨身帶著的那個舊帆布包裡,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用布包裹著的東西。一層層打開,是一個邊緣已經磨得發毛的黑色硬皮筆記本。
“蘇老弟,我知道,一句謝謝,太輕了。”何衛國將筆記本推到蘇晨麵前,“我一個退休老頭子,沒錢沒權,唯一值點錢的,就是跑了一輩子新聞,積攢下的這點東西了。”
蘇晨看著那個筆記本,有些不解。
“這裡麵,是我這些年打交道積攢下來的人脈。”何衛國的手指,輕輕摩挲著筆記本的封麵,眼神裡充滿了複雜的情感,“這裡麵的人,三教九流,什麼都有。有的是報社的總編,有的是電視台的主任,有的是現在網上粉絲幾百萬的大v,也有的……隻是某個部門裡管檔案、管印章的小辦事員。”
“他們中,有的是欠我人情的,有的是脾氣相投的兄弟。我把他們的聯係方式、脾氣秉性、人情往來,都記在了這裡麵。”
何衛國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他看著蘇晨,一字一句地說道:“蘇老弟,你走的路,比我當年走的路,要難得多,也險得多。官場上的事,我不懂,也不敢亂說。但我知道,有時候,明麵上的刀槍不好使,反倒是這支看不見的筆,能派上用場。”
“輿論,民心,就像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好了,它能幫你衝垮任何堅固的堤壩。”
蘇晨的心臟,猛地一跳。
他瞬間明白了這份禮物的分量。
這哪裡是一個筆記本,這分明是一座武器庫!一座由人脈、信息、輿論渠道構築起來的、足以在另一個戰場上掀起驚濤駭浪的武器庫!
他之前所倚仗的,是係統,是話術,是在規則內輾轉騰挪。而何衛國給他的,是一種全新的、來自規則之外的力量。
“何老哥,這個……太貴重了。”蘇晨的聲音有些乾澀。
“貴重?”何衛國笑了,笑得坦蕩而釋然,“跟我的名聲和骨氣比起來,它一文不值!我這把年紀,留著它也沒用了,難道帶進棺材裡去?隻有在你這樣的年輕人手裡,它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你拿著,就算不為彆的,就當是……替我這支跑不動的老筆,繼續寫下去!”
老人的目光灼灼,充滿了期許。
蘇晨不再推辭,他鄭重地伸出雙手,接過了那個沉甸甸的筆記本。
入手微涼,卻仿佛有千鈞之重。
“何老哥,您放心。”蘇晨看著他,鄭重承諾,“我不會讓它蒙塵的。”
飯局結束,蘇晨將喝得微醺的何衛國送上出租車,自己則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晚風清涼,吹散了飯館裡的酒氣,也讓他激蕩的心情慢慢平複下來。
他一手插在口袋裡,一手緊緊地攥著那個筆記本。
王振華,你是一座山。
可我,現在有了可以撬動你山腳的杠杆,有了可以彙聚成洪流的雨水。
他心中的迷茫與無力,被一股全新的鬥誌所取代。前路依舊艱險,但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回到家,蘇晨反鎖上門,立刻翻開了那本筆記。
泛黃的紙頁上,是何衛國蒼勁有力的字跡。一個個名字,一個個電話,後麵還用紅筆標注著各種簡短的評語。
“市報評論部,老張——為人正直,但有些迂腐,需以大義動之。”
“省台《焦點追蹤》欄目製片,劉峰——我帶出來的徒弟,欠我一個天大的人情,可用。”
“微博大v‘都市夜歸人’,本名李默——此人唯利是圖,但嗅覺敏銳,給足好處,敢咬任何人。”
……
蘇晨一頁頁翻過去,心頭的震撼越來越強烈。這張由何衛國用一生織成的大網,其覆蓋麵之廣,節點之關鍵,遠超他的想象。
他翻得很快,目光飛速地掃過一個個名字。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某一頁。
那是一個他有些眼熟的名字——“林濤”。
市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
蘇晨記得這個名字。當年,父親“落馬”後,全市各大媒體統一口徑,對他進行批判,其中一篇措辭最嚴厲、影響最廣的文章,署名就是“本報評論員林濤”。
而在林濤這個名字的後麵,何衛國用紅筆,寫下了一行觸目驚心的批注。
——“牆頭草,筆杆子是王振華的刀,當年蘇建國之事,他為急先鋒。”
喜歡官場言靈:我靠說話咒翻對家請大家收藏:()官場言靈:我靠說話咒翻對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