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路出口處,他焦急地等待著過往的車輛。刺骨的寒風中,他不停地踱步取暖,目光一次次投向道路的儘頭。
等待顯得格外漫長,終於,一輛路過的出租車被他攔了下來。
“師傅,去大石湖!請儘量快一點!”李毅飛一上車便急切地說道。司機師傅感受到他語氣中的焦灼,點了點頭,踩下油門,車子朝著大石湖方向疾馳而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抵達大石湖後,李毅飛沒有絲毫耽擱,立刻登上湖壩。
眼前,寬闊的湖麵在冬日的陽光下顯得異常平靜,像一麵巨大的鏡子。
然而,這份平靜之下,是否潛藏著不為人知的危機?他立刻拿出專業的水文測量儀器,開始對湖水的實時水位、水流速度以及湖麵微小的波動進行精密測量。
他沿著湖壩不斷變換觀測點,力求覆蓋更廣的區域,詳細記錄著每一組數據。
時間在緊張的工作中悄然流逝,夕陽西下,將天邊的雲霞和部分湖麵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紅色。
李毅飛卻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對周遭景色的變化渾然不覺,依舊全神貫注地操作著儀器,記錄著數據。
直到暮色四合,四周景物變得模糊,李毅飛才拖著仿佛被抽乾了力氣的身體返回酒店。
簡單的洗漱後,他坐在床邊,白天觀測到的種種景象和數據如同電影畫麵般在腦海中反複閃現——鬆散的土壤、異常的地質信號、看似平靜卻暗流湧動的湖麵……一種巨大的災害陰影仿佛近在咫尺,壓得他喘不過氣。
最令他感到無力的,是如何將這份沉重的預警,有效地傳遞給該知道的人,並促使他們采取行動。
“不能放棄!必須找到辦法!”李毅飛用力咬了咬下唇,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打開電腦,將白天在山區和大石湖收集的所有資料、拍攝的照片、記錄的原始數據,分門彆類地進行係統整理和初步分析。
隨後,他點開一個新的文檔,開始著手撰寫一份詳實的《山省山縣周邊地質及水文活動觀測簡報》。
他的眼神變得異常銳利,眉頭緊鎖,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
報告從實地勘測的背景和目的入手,客觀陳述了他在不同學校觀察到的建築狀況、在山區測量到的土壤及岩層結構數據、探測到的深部地質異常活動信號特征,以及大石湖的水位、水流等水文參數的實測結果。
他著重強調了觀測區域地質結構的複雜性和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以及水文監測中需要注意的異常點,並基於現有數據和專業認知,審慎地提出了加強區域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重要設施隱患排查的建議。
整份報告力求嚴謹、客觀,用數據和事實說話,避免任何誇大或臆斷的結論。
房間裡一片寂靜,隻有鍵盤清脆而密集的敲擊聲在回蕩。李毅飛完全沉浸在報告的撰寫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當他終於敲下最後一個句號,疲憊地抬起頭時,窗外天際已經透出了灰白的曙光。瞥了一眼電腦右下角的時間——淩晨三點多。極度的困倦如潮水般湧來,他幾乎支撐不住,草草合上電腦,拉過被子,倒頭便沉沉睡去。
這一天一夜的奔波與高強度工作,耗儘了他全部的體力與心力。不僅是身體的極度疲憊,更是精神上承受的巨大壓力和責任重擔。
他從未感到如此精疲力竭,但他內心深處清晰地知道,這是他的選擇,是他對那片土地上可能遭遇風險的人們的一份責任,是他必須去嘗試的守護。
刺耳的鬨鈴聲粗暴地將李毅飛從短暫的深度睡眠中拽醒。
他掙紮著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臉,強打起精神,迅速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和最重要的資料——那台存著報告和原始數據的筆記本電腦。他辦理了退房手續,踏上了返回首都大學的路途。
坐在長途汽車上,窗外的風景飛速倒退。李毅飛的心情依然沉重如山。
他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最終能產生多大的回響,能否為那場可能到來的巨大考驗爭取到寶貴的準備時間。但他心中有一個聲音無比清晰:絕不能退縮。
他必須儘己所能,將這份凝結著心血與憂慮的報告,儘快提交給有能力采取行動的機構和導師,為守護生命、減少損失,做最後的、也是全力的爭取。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