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物流成本高,產業鏈上下遊協作困難,資源共享更是無從談起。這種‘天女散花’的狀態,嚴重製約了我們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和規模效應的形成!”
賈磊看著地圖,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是啊,毅飛,這個問題我也意識到了。你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建立陽興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李毅飛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一塊靠近主乾道、交通便利、發展空間較大的區域,“劃出這片區域,集中建設標準化廠房、完善基礎設施、提供政策優惠!
把那些有發展潛力,但受限於場地和分散經營的中小製造企業,特彆是為海洋重工和造船廠做配套的零部件企業,有技術升級需求的紡織企業,引導、鼓勵他們搬遷入園!
形成‘龍頭企業+配套集群’的產業生態!這樣,信息、物流、技術、人才都能高效流動,抱團取暖,才能抵禦更大的市場風浪!”
“好!集中發展,形成合力!這個思路好!”賈磊眼睛一亮,對這個規劃非常認同,“就像打仗一樣,兵力不能分散!
集中優勢兵力才能打殲滅戰!我全力支持!土地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縣委這邊立刻啟動程序!”
李毅飛點點頭,接著拋出了更超前的構想:“書記,還有一個更長遠也更具挑戰性的項目,想跟您探討——建設我們陽興縣自己的現代化垃圾綜合處理與資源再生中心!”
“垃圾處理中心?”賈磊一愣,下意識地皺起眉頭,顯然對這個提議有些意外,甚至帶著點本能的排斥,“毅飛啊,垃圾……不就是找個地方埋起來嗎?
咱們現在不也有垃圾填埋場?花大價錢搞這個處理中心……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在他的傳統認知裡,垃圾處理是純粹的投入和麻煩,跟發展經濟似乎沾不上邊。
李毅飛微微一笑,知道需要給書記“科普”一下了。他拿出筆記本,上麵記錄著一些關鍵數據和構想。
“書記,時代不同了。傳統的填埋,不僅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更重要的是,汙染地下水,產生惡臭和甲烷溫室氣體,是巨大的環境隱患!
而且,垃圾,其實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李毅飛的聲音帶著一種技術官僚特有的說服力。
“一個現代化的處理中心,核心是兩條線:一是焚燒發電,二是資源回收。”“您看,”他指著筆記本上的數據,“一噸生活垃圾,經過充分焚燒,可以產生大約300500度電!
如果我們日處理能力達到1000噸,就能發電30萬50萬度!
這些電,一部分可以供我們園區甚至縣城使用,富餘的可以並入電網銷售!這就是能源再生!
另外,他繼續解釋,“垃圾裡分揀出的金屬、塑料、紙張、玻璃,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寶貴資源!
經過處理,能變成新的原材料,重新進入生產循環!這叫資源循環利用!
更重要的是,李毅飛的聲音帶著前瞻性的興奮,“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垃圾處理能力將成為城市的剛需!
如果我們陽興能率先建成一座技術先進處理能力強且環保達標的大型綜合處理中心,未來不僅可以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甚至可以承接周邊縣市處理不了的垃圾!
這可是要收費的!處理費加上售電收入、資源回收收益……這不僅僅是一個環保項目,更是一個能創造穩定財政收入、甚至盈利的綠色產業項目!”
“垃圾……還能變成錢?!”賈磊聽得目瞪口呆,世界觀仿佛被刷新了。
他原本以為就是個花錢買清淨的“賠錢貨”,沒想到裡麵藏著這麼大的經濟賬!
他那雙原本帶著困惑的眼睛,瞬間迸發出精明的光芒。隻要跟“增收”、“產業”、“賺錢”掛鉤,對他這個縣委書記來說,吸引力就是致命的!
“乾!必須乾!”賈磊一拍大腿,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毅飛,你這個想法太超前了!眼光獨到!
既能解決環保大難題,又能變廢為寶,還能給縣財政開源!一舉三得!不,是一舉多得!縣委全力支持!需要協調什麼資源,你儘管提!”
看著賈磊從茫然到興奮的轉變,李毅飛心中了然。他沒有點破的是,推動這個項目,還有一層更深遠的考量——政績與科技製高點!
他清晰地記得在燕京大學聽過的一場前沿講座,主講人正是國內固廢資源化領域的頂尖學者。
講座中提到,基於高效焚燒、智能分選和煙氣深度淨化的新一代垃圾處理技術,已經在小規模試驗中展現出遠超傳統方式的效能和環保性,正處於產業化推廣的前夜。
誰能率先引入並成功應用這套技術,誰就能在未來的城市環保競賽和循環經濟浪潮中,占據標杆性的位置!
“如果能把燕大這套先進技術引入陽興……”李毅飛心中念頭飛轉,“這不僅僅是一個處理中心,更是一個國家級的技術示範工程!
對陽興而言,是巨大的政治資本和發展機遇!對燕大而言,是寶貴的產業化試驗田和成果轉化基地!這是真正的雙贏!”
這個念頭,如同火種,在他心中熊熊燃燒。
他決定,在推動開發區立項的同時,立刻著手與燕京大學進行接觸,力爭將這個代表著未來方向的“綠色引擎”,牢牢植入陽興這片正在複蘇的土地!
陽興縣的發展,在破除了舊有的沉屙積弊後,正被李毅飛擘畫出一幅更加宏大、更具科技含量和可持續性的藍圖。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