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會上的優勢,為李毅飛的施政藍圖掃清了最主要的內部障礙。
政治上的博弈終究要靠發展實績來奠定勝局。
於是,李毅飛以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項目的落地推進中。
招商引資,碩果初顯
“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
在李毅飛親力親為的推動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吸引下,之前接觸的一批優質項目進入了實質性落地階段。
最先傳來捷報的是“鑫華科技”項目。
創始人陳總帶領核心團隊來到陰鐵市,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深度考察。
李毅飛不僅全程陪同,更在現場辦公,協調解決了企業提出的關於高壓線遷改、專用物流通道等幾個具體問題。
這種高效務實的作風,徹底打動了陳總。
考察結束當晚,雙方便正式簽署了投資協議。
鑫華科技計劃投資八億元,在陰鐵經開區建設新能源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
“李市長,我走過全國很多地方,您的效率和誠意,還有陰鐵市團隊展現出的專業精神,是我決定落戶的最重要原因。”簽約儀式上,陳總由衷地說道。
緊隨其後,從珠三角引進的一家專注於智能家居電控模塊的“專精特新”企業,也完成了簽約。
雖然投資額不如鑫華科技,但其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對提升陰鐵市產業形象同樣意義重大。
與此同時,李毅飛主導的“企業家接待日”持續發酵,口碑在商界圈中逐漸傳開。
一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企業,也開始主動接觸陰鐵市招商部門。
市政府接待客商的頻率明顯增加,辦公大樓裡時常能看到陌生而精乾的企業家麵孔。
這些實實在在的進展,通過媒體和李毅飛有意安排的彙報渠道,清晰地傳遞到了省裡。
伊春濟省長在一次全省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再次點名表揚了陰鐵市,稱其“招商引資工作抓住了要害,見到了實效,為資源型城市轉型提供了新思路”。
這無疑是對李毅飛工作的最強有力背書,也讓之前在常委會上質疑招商引資“節奏”的趙國強,更加無話可說。
礦坑改造,破題起勢
而在另一條戰線——礦改工作上,李毅飛也找到了突破口。
他並沒有急於全麵鋪開,而是選擇了一個最具代表性、改造難度也最大的廢棄礦坑作為試點,力圖打造一個能夠震撼人心、彰顯決心的樣板工程。
這個被稱為“黑瞎子溝”的礦區,曾是陰鐵最大的露天煤礦之一,資源枯竭後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礦坑和堆積如山的煤矸石,每逢雨季,泥石流風險突出,周邊環境惡劣,是陰鐵市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
李毅飛親自帶著規劃、國土、環保、水利、林業等部門的負責人和技術專家,多次深入“黑瞎子溝”實地勘察。
李毅飛站在礦坑邊緣,指著滿目瘡痍的景象對隨行人員說:“這裡,不能永遠是陰鐵的傷痛。
我們要把它變成陰鐵的財富,變成我們轉型決心的見證!”
在李毅飛的主導下,改造方案出爐:利用礦坑巨大的空間和地勢高差,引入附近河道的水源,將其改造成為一個集蓄水、防洪、生態景觀於一體的人工水庫。
同時,對周邊的矸石山進行生態修複,植樹造林,並依托形成的水麵和山地景觀,配套建設休閒步道、觀景平台和必要的旅遊服務設施,打造一個近郊風景區。
這個方案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巨大爭議。
連一直支持李毅飛的王副市長都私下表示擔憂:“市長,這想法好是好,但投入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