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回答贏得了在場記者們讚許的目光。
攝像機忠實記錄著這一刻,將這位年輕市長的形象傳送到千家萬戶。
采訪結束後,李毅飛跟著曹大偉步入會議中心大廳。
厚重的玻璃門在身後緩緩閉合,將外麵的喧囂隔絕。
大廳內燈火通明,光可鑒鑒的大理石地麵映出來來往往的身影,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氣味和若有若無的茶香。
他們的座位區域在會場中段靠右的位置。
李毅飛一眼就看到了省長王海峰已經就座,正在與鄰省的一位負責人低聲交談。
當曹大偉和李毅飛走近時,王海峰轉過頭來,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
"剛才在門口說得不錯。"王海峰對李毅飛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讚許,"既表明了立場,又把握了分寸。"
李毅飛微微欠身:"謝謝省長,是曹書記給了我這個機會。"
曹大偉在王海峰身邊的座位坐下,李毅飛則很自然地坐在了曹大偉身後的第二排。
這個座次安排很有講究——既體現了對領導的尊重,又方便隨時交流。
陸續有其他地市的代表到來。一位頭發花白市長在經過時特意停下腳步,向李毅飛伸出右手:"毅飛同誌,剛才在電視上看到你的發言了。
說得很好,我們這些老家夥也該轉變轉變觀念了。"
李毅飛連忙起身,雙手握住對方的手看見胸牌上的名字說道:"張市長過獎了,我們年輕乾部還需要多向您這樣的前輩學習。"
落座後,李毅飛仔細打量著這個熟悉的會場。
主席台上,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後的設備調試,紅色的幕布上懸掛著莊嚴的徽章。
台下,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陸續就座,不時傳來低聲的交談和翻閱文件的聲音。
李毅飛注意到前排就座的幾位部委領導正在傳閱一份材料,從他們專注的神情來看,應該是一份重要的會議文件。
右側過道不遠處,幾位來自經濟發達省份的代表正在交流著什麼,不時能聽到"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等詞語。
王海峰轉過頭來,對曹大偉和李毅飛說:"剛才遇到發改委的同誌,他們對水又市的試點很感興趣。
會議結束後,可能會找我們進一步交流。"
這時,工作人員開始分發會議材料。
李毅飛接過厚厚一疊文件,最上麵是一份用紅色字體標注"內部資料,注意保管"的簡報。他輕輕翻開,裡麵彙總了各地報送的典型經驗和突出問題。
在等待會議正式開始的時間裡,李毅飛注意到一個細節:曹大偉和王海峰雖然看似在隨意交談,但目光始終留意著會場的動態。
每當有重要人物入場,他們都會微微點頭致意。
這種不著痕跡的禮儀,是多年曆練形成的素養。
李毅飛也學著觀察會場的細節。
他發現,雖然會議尚未開始,但已經形成了幾處自然的交流圈:經濟發達地區的代表們聚在一起討論產業升級,老工業基地的代表們在交流轉型經驗,西部省份的代表則更關注區域協調發展。
一位工作人員悄悄走過來,在曹大偉耳邊低語了幾句。
曹大偉點點頭,轉身對李毅飛說:"會議結束後,安排一個簡短的媒體專訪,你再重點談一下35歲就業問題。"
"好的,書記。"李毅飛立即在筆記本上記下這個安排。
就在這時,會場突然安靜下來。
主席台上,工作人員已經各就各位,音響裡傳來試音的輕響。
李毅飛看了眼手表,距離預定開始時間還有五分鐘。
王海峰整理了一下西裝領帶,曹大偉則將麵前的茶杯擺正。
李毅飛也下意識地檢查了一下自己的著裝,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得體。
會場燈光漸漸調暗,隻有主席台保持明亮。
李毅飛深吸一口氣,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即將開始的會議上。
他知道,這不僅是一場重要的會議,更是一個推動問題解決的關鍵平台。
在最後的等待時刻,他回想起剛才在門口接受采訪時的情景,那些記者專注的眼神,那些路過代表讚許的目光。
這一切都讓李毅飛更加確信,推動解決35歲就業問題,不僅是水又市的需要,更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需要。
主席台上,長老已經到來。
李毅飛翻開筆記本,拿起筆,準備記錄會議的要點。
窗外,陽光正好透過高大的玻璃窗灑進會場,在光潔的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這一刻,會場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凝神靜氣,等待著會議的正式開始。
李毅飛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那聲音裡,既有緊張,更有期待。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