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會議中心門前廣場上,晨光正好。
旗幟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一排排黑色公務車有序停靠在指定區域。
李毅飛跟在曹大偉書記身後半步的距離,沿著紅毯走向簽到處。
他今天特意選擇了一套深藍色西裝,係著一條暗紅色領帶,既顯得穩重,又不失朝氣。
"曹書記!"一位相熟的省委書記熱情地迎上來,目光卻不由自主地飄向李毅飛,"這位是?"
"我們省水又市的市長,李毅飛同誌。"曹大偉微笑著介紹,語氣中帶著幾分自豪,"這次帶來了一個很有價值的議題。"
這樣的場景在走向簽到處的路上重複了好幾次。
李毅飛始終保持著謙遜得體的微笑,與各位領導握手時力度適中。
李毅飛能感受到那些投向自己的目光中,有好奇,有審視,也有讚許。
三十二歲的省會城市市長,這個身份本身就引人注目。
簽到處設在會議中心入口內側,一張鋪著墨綠色絨布的長桌後,工作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為代表們辦理手續。
就在李毅飛準備上前簽到的時候,一群記者快步走了過來。
為首的是國家電視台的資深記者王倩,她一眼就認出了曹大偉。
"曹書記,請問這次會議您準備了什麼重要議題?"王倩將話筒遞到曹大偉麵前,攝像機的鏡頭也隨之對準了他。
曹大偉從容地接過話筒,卻出人意料地側身讓出位置:"這個問題,請我們省水又市的李毅飛市長來回答。"
這個安排顯然在記者們的意料之外。
所有鏡頭瞬間轉向李毅飛,閃光燈此起彼伏。
李毅飛向前邁出半步,接過話筒時手指穩如磐石。
李毅飛先向曹大偉微微欠身:"感謝曹書記給我這個機會。"然後轉向鏡頭,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的記者們。
"各位媒體朋友好。"李毅飛的聲音清晰而沉穩,"我們這次帶來的議題中,有一個是關於破除35歲就業限製的討論。"
說到這裡,李毅飛故意停頓了一下。記者們立即豎起了耳朵,攝像機鏡頭也推得更近了。
"我想請問大家,"李毅飛的語氣突然變得有力,"35歲,為什麼就成了就業市場上的一道坎?
這個年紀的人,正值壯年,經驗豐富,責任感強,為什麼反而被很多企業拒之門外?"
李毅飛的聲音透過話筒在廣場上回蕩,周圍其他代表的交談聲漸漸安靜下來。
"在水又市調研期間,我遇到一位42歲的程序員。"李毅飛開始講述一個具體的故事,"他在互聯網行業打拚了十五年,參與過多個重要項目的開發。
去年公司裁員後,他投了上百份簡曆,卻連麵試的機會都很少。
招聘方的理由很簡單:"年紀大了,學習能力跟不上"。"
現場一片寂靜,隻有攝像機工作的輕微嗡鳴聲。
"可是,"李毅飛的聲音微微提高,"我們國家的醫療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均壽命已經接近80歲。
35歲,連人生的一半都還沒走到,怎麼就被貼上了"跟不上時代"的標簽?"
在千裡之外的水又市,下崗在家半年的前企業主管張明正在家裡看電視。
當聽到李毅飛這番話時,他手中的遙控器"啪"地掉在了地上。
"老婆!快來看!"他激動地喊道,"有人在為我們說話了!"
同樣在電視機前,38歲的求職者王麗瞬間紅了眼眶。
她已經記不清自己被多少家企業以"年齡偏大"為由拒絕了。
會議中心門口,李毅飛繼續著他的發言:"這些35歲以上的人,大多是家裡的頂梁柱。
上麵有年邁的父母需要贍養,下麵有正在讀書的孩子需要培育,每個月還要償還房貸車貸。
他們不敢生病,不敢休息,現在卻連工作的機會都難以獲得,這公平嗎?"
李毅飛的聲音並不激昂,但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記者們忘記了提問,隻是靜靜地聽著。就連路過的一些代表也停下腳步,專注地聆聽這位年輕市長的發言。
"在水又市,我們進行了一項試點。"李毅飛話鋒一轉,開始講述積極的探索,"我們幫助35歲以上的勞動者更新技能,引導企業改變用人觀念。
結果證明,這些"大齡"員工不僅能夠勝任工作,他們的經驗和穩定性反而成為了企業的寶貴財富。"
李毅飛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家參與試點的製造企業,在老師傅的指導下,產品合格率提升了12,員工流失率下降了40。
這說明什麼?說明經驗和穩定性,同樣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優勢。"
這時,一位記者忍不住提問:"李市長,您這麼年輕,為什麼會特彆關注這個問題?"
李毅飛微微一笑:"正因為我還年輕,才更懂得每個年齡段的價值。
而且,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走到35歲,走到45歲。
今天為他們發聲,也是在為未來的我們自己爭取一個更加公平的就業環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