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穀內正處於發展階段,石午陽一時也走不開,更何況他是主帥,荊州肯定是去不了;
102營王德發負責的是整個野人穀的防務,這個不能動;
103營的大部已經分散出去走商了,而且這商隊不僅走商,而且還是護國軍主要的情報來源,這個也不能動;
穀內目前具備戰鬥力就隻剩下是劉魁的104營了。
劉魁的104營駐地離野人穀稍微有點遠,正在神農架的深處燒荒平地。
“老六哥!去把104營的劉將軍叫過來。”石午陽吩咐王老六。
“好的,司令!”
“等一下!”
石午陽又叫住了王老六,
“讓他明早上過來吧!夜裡路不好走。”
……
第二天一大早,劉魁頂著山中的晨露,急忙忙的跑了過來,
“司令!您找我。”
劉魁是跟著石午陽一起進穀的,這大半年來,表現很積極,也一直渴望建功。
“來!劉將軍。!”
石午陽邊遞給劉魁一根煮熟的紅薯,一邊攤開桌上那張地圖。
“劉將軍!那個……去荊州,我想了下,決定讓你的104營過去。”
石午陽指著地圖上的荊州,開門見山。
“真的!”
劉魁嘴裡啃了一口紅薯,聲音中帶著驚喜,就在昨天下午的時候他還為這事讓趙竹生去有點不甘呢!
“是的,你現在就回去備軍,三天後領兵出發!”
石午陽也不解釋為何臨時換將,
“據昨夜才到的探報,荊州守軍不是北地的辮子兵,是才投降滿清的,聽說是大順舊部,但守將是誰不清楚,大概隻有不到五千人。”
石午陽得把昨晚上剛回來的情報跟劉魁說一下,
“現在在鬆滋一帶集結的大順軍,目前保守也在五萬人左右,當然,還有不少順軍兄弟正往這地方趕。”
“那這荊州城可不就是大順軍的囊中之物!”
劉魁有點興奮。
“嗯……算是個順風仗,但這個……不好說,聽說韃子兵已經占了武昌,而且有計劃南下,韃子騎兵機動性強,這是我擔心的變數。”
石午陽想起山海關之戰,對滿洲八旗的騎兵還是有點擔憂。
“但這個韃子我們暫時沒消息,隻是商旅聽說。到了鬆滋後,一定要把這個情況跟李過將軍說清楚,要隨時監視韃子的動向!”
石午陽也咬了一口紅薯,沉著臉對劉魁吩咐道。
“成!我這就回去備軍……”
劉魁將最後一口紅薯塞進嘴裡,抱拳準備走。
“記著!能打就打,關鍵是要把人都帶回來!”
石午陽把昨天交待趙竹生的話再次跟劉魁交待了一遍。
“放心!司令……我劉魁還沒打過這富裕仗!”
劉魁一臉輕鬆。
……
當天晚上,趙竹生就找上了門。
“司令……那個荊州為啥不讓105營去了?”
趙竹生進門就大聲嚷嚷,這讀書人的性格卻有點越來越像王德發了。
石午陽正在吃晚飯,依然還是煮熟的兩根紅薯。
“哦!趙哥,來!來!”
石午陽端過那盛著紅薯的陶碗。
“不吃,剛在公主那裡吃過了!”
趙竹生偏著頭,這話裡還有點搬出坤興公主的意思。
“嗬嗬!是跟招娣一起吃的吧?”
石午陽故意打趣的問道。
“那……大家一起嘛!”
說到招娣,趙竹生稍微有點心虛,
這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在感情方麵都跟娘們似得——有點矜持。
“趙哥!你覺的招娣妹子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