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拂過,帶著肉香和酒香,吹得穀裡人心裡暖烘烘的。
……
在這裡,不得不提下李定國的桂林大捷,
明末的李定國是本人極為推崇的一個人物。
1652年南明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五月,李定國連克沅州(湖南芷江)、靖州(湖南靖縣)、武岡等諸多州鎮。
鎮守寶慶(湖南邵陽)的滿清續順公沈永忠招架不住,急忙向廣西的孔有德求援。
孔有德因部下兵馬分駐廣西各地,又同沈永忠有嫌隙,接到告急信後說:
“我舊年借支衡、永錢糧,沈公出疏參我。今日地方有事,向我告援,我三鎮分駐各府,如何借發?設警逼我境,自有區處。”
孔有德拒絕出兵相救
李定國迅速從楓木嶺渡江直取寶慶,消滅滿漢軍清五千餘人。
沈永忠求援無望,被迫帶著餘部從寶慶北逃,
六月初二跑到省會長沙,感覺仍然立腳不住,
因在湘潭時接到清廷“不可浪戰,移師保守”的密旨,於是就在八月初六放棄長沙,一直逃到嶽州湖南嶽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在廣西桂林的孔有德部與湖廣清軍主力相距甚遠,所部其實已經是孤懸廣西。
然而,孔有德自認為了不起,除了在五月二十七日派部將孫龍、李養性防守全州以外,並沒有把鎮守南寧、柳州、梧州等地的駐軍收縮至桂林防線,繼續分兵把守全境,一心做他的廣西王。
六月,李定國從武岡和新寧出兵南下,準備奪取廣西的門戶全州,消滅桂林府的孔有德。
他兵分三路,由馮雙禮率左路攻取全州,張勝率右路攻嚴關(廣西興安縣嚴關鄉),自己親率一路攻桂林外圍據點,然後三路合攻桂林。
左路馮雙禮出奇製勝,很快攻克全州,守將孫龍、李養性被擊斃
李定國當機立斷,命令部隊勿入全州休整,直接與自己合兵推進,直逼嚴關。
這個決策為取得桂林大捷打下了基礎。
孔有德接到全州失守後大驚,第二天親自帶領桂林城內的留守精銳前往興安縣嚴關,企圖扼險拒守,卻根本不是李定國的對手;
一天不到,傍晚時就隻有孔有德一人領少數親兵狼狽逃回桂林,隨即下令緊閉城門。
六月三十日午後,李定國乘勝進抵桂林城郊。
孔有德見李定國軍威甚壯,知道僅憑身邊有限兵力難以守住桂林,
便於七月初二飛書傳令鎮守南寧的提督線國安、鎮守梧州一帶的左翼總兵馬雄、鎮守柳州一帶的右翼總兵全節放棄地方,領兵回援桂林。
然而這個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
當天下午,李定國大軍將桂林城圍得水泄不通。
明朝降將王允成當時正在孔有德麾下,他過去同馬進忠關係良好,人稱“王、馬”。
馬進忠從湖南入貴州後,投奔了大西軍,正跟隨李定國參加桂林戰役,在城下喊話要王允成反正。
王允成不敢答應,報告了孔有德。
孔有德自知城中兵力單薄,必破無疑,考慮再三,對王允成說:“你暫且應付一下,看他們是什麼條件。”
王允成登上城頭,同城下馬進忠接洽歸順事宜。
當時的孔有德實際上有投降的想法,可是因為受一些部將的挾製錯過了時機。
初四中午,大西軍登雲梯攻破武勝門,一擁而進,
孔有德額頭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無路。
悵然失色,悲歎道:“已矣!”
他隻得在定南王府即靖江王府)內自殺,死前命隨從將其所居的後殿以及一路掠得的珍寶付之一炬。
其正妻白氏自縊前把兒子孔庭訓托付給親兵白雲龍,囑咐道:“苟得免,度為沙彌。勿效乃父作賊一生,下場有今日耳。”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夠僥幸免遇難,也應該出家當和尚,不要效仿你父親一生作賊,最終落得今天的下場。
可第三天孔庭訓就被大西軍查獲,七年後由李定國下令處斬;
隻有他的妹妹孔四貞趁亂逃出。
桂林城裡的明朝降臣原慶國公陳邦傅、其子文水伯陳曾禹、清廣西巡按王荃可、署布政使張星光都被活捉。
這些人都被押往貴州,陳邦傅父子後來被孫可望剝皮充草。
孔有德自從崇禎六年1633年)自請剃發歸順皇太極,從山海關一路殺到廣西,其間多次大敗明軍,最終竟被年僅三十歲的李定國逼得無路可走。
喜歡大明餘暉中的守夜人請大家收藏:()大明餘暉中的守夜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