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航空發動機集團,核心實驗室。
刺耳的警報聲戛然而止,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金屬燒焦的刺鼻氣味。
總工程師李建業麵色鐵青,死死盯著實驗台上那片已經扭曲變形、呈現出詭異藍紫色的渦輪葉片。
“又失敗了!第十七次了!”
他的咆哮聲在空曠的實驗室裡回蕩,震得周圍一群白大褂研究員噤若寒蟬。
“李總……溫度剛到1780度,葉片塗層就開始剝落,堅持了不到三分鐘……”一名副手硬著頭皮彙報,聲音越來越小。
“三分鐘?我要的是三十分鐘!是三百個小時!”李建業一把抓起那片報廢的葉片,滾燙的餘溫讓他手掌發紅,他卻毫無感覺,猛地將它砸在地上。
“哐啷!”
葉片在地上彈跳了幾下,發出絕望的哀鳴。
“國家給了我們一百個億!給了我們十年時間!結果呢?我們就守著這堆從德國人手裡買來的破爛,連1800度的門檻都邁不過去?‘秦嶺’項目還要拖到什麼時候!”
會議室裡,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就在這時,一名年輕的助理敲了敲門,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個平板電腦。
“李總……有個情況,可能需要您看一下。”
李建業不耐煩地擺擺手:“項目上的事都解決不了,還有什麼閒心看彆的?”
“不是的,李總,”助理的聲音帶著幾分古怪,“是關於……林振華的。”
“林振華?”
這個名字讓李建業的動作停頓了一下。
助理將平板電腦遞過去,上麵正是一個火爆的短視頻。視頻裡,一排排掛著各國牌照的重型卡車,如同朝聖般駛入一所學校,標題赫然寫著——《白宮急了!我校校長采購的“教具”今日到貨!》
“海城職業技術學院?”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專家湊過來看了一眼,當場嗤笑出聲,“嘩眾取寵!一個技校,買點進口車床就敢叫板白宮?他們懂什麼叫航空發動機嗎?”
“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流量什麼都敢編。還成立什麼‘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院長是林振華?那個老焊工?他不是眼睛廢了,早就退休了嗎?”另一人附和道,語氣裡滿是輕蔑。
“用焊槍造發動機?這是我今年聽過最好笑的笑話!簡直是對我們這些搞了一輩子研發的人的侮辱!”
會議室裡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眾人的嘲笑聲暫時衝淡了項目失敗的陰霾。
李建業沒有笑。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林振華那張蒼老卻挺直了脊梁的照片上劃過。
“都出去。”他聲音沙啞地開口。
眾人麵麵相覷,不敢多言,魚貫而出。
偌大的會議室隻剩下李建業一人。
他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昆侖”項目。
那時,林振華還是首席焊工,一手“龍鱗焊接法”出神入化。而他,是意氣風發的副總師,剛從德國考察歸來,極力主張引進全新的單晶葉片整體鑄造技術。
在項目評審會上,他當著所有人的麵,將林振華的焊接技術斥為“效率低下的手工作坊模式”,是“注定要被工業化淘汰的舊時代遺物”。
最終,他的方案通過了。
林振華和他引以為傲的“龍鱗焊接法”,被徹底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