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的話音落下,會議室裡死一樣的寂靜。
顧延舟臉上的輕蔑凝固了一瞬,隨即化為更深的譏諷。
他仿佛聽到了本世紀最好笑的笑話。
“好,很好。”
顧延舟站起身,甚至懶得再多看王謙一眼,帶著他那群趾高氣揚的專家組成員,轉身就走。
經過鐘振國身邊時,他腳步一頓,用隻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鐘校長,跟著一個瘋子,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鐘振國的臉,瞬間由豬肝色轉為煞白。
“砰!”
會議室的門被關上,也隔絕了門外專家組壓抑不住的嘲笑聲。
“兩個月五十篇……他怎麼敢說出口的?”
“嘩眾取寵罷了,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
“看著吧,兩個月後,這裡將成為整個華夏教育界的笑柄。”
消息如風暴般席卷了整個海科大。
剛剛才入學,還沉浸在見證“神跡”考核中的天之驕子們,被這盆冷水澆得透心涼。
“完了,我感覺我們被騙了,這學校根本沒有學術底蘊。”
“我導師剛剛給我發消息,讓我考慮退學,說211申請絕對不可能通過。”
“退學?現在退學我們還能去哪?我們原來的學校已經回不去了!”
前所未有的屈辱和絕望,如同烏雲籠罩在校園上空。
半小時後。
校長辦公室,最高級彆緊急會議。
與會的,隻有鐘振國,以及農學院院長袁北山、機械學院院長林振華、航空學院院長石破天,和剛剛組建的信息與計算機學院院長,陳天穹。
氣氛凝重如鐵。
“王校長,這太衝動了!”鐘振國率先開口,聲音沙啞,“兩個月,五十篇頂刊論文,這是天方夜譚!就算是京州大學和夏華大學,把所有教授和博士生集中起來,也做不到!我們應該從長計議,徐徐圖之……”
袁北山緊鎖眉頭,撚著手指,沒有說話。五十篇,這個數字壓得他喘不過氣。
林振華和石破天這兩個狂人,此刻也沉默了。他們懂技術,但不懂論文。
王謙沒有反駁。
他隻是站起身,走到辦公室那麵巨大的智能白板前。
“老鐘,各位。”
他的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過去。
“思路錯了。”
“我們不創造知識。”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白板上輕輕一點。
“我們隻做知識的搬運工。”
話音未落,白板的屏幕亮起,一個無比複雜、充滿了科幻感的藍色立體結構圖投射出來,無數的數據流在其上奔騰不息。
在座的幾位院長都是識貨之人,瞬間被這超越時代的設計圖所吸引。
這是……【神農一號】的核心技術樹!
在所有人驚疑的注視下,王謙手指在空中輕輕一劃。
“拆解。”
命令下達。
那個龐大的立體技術樹,轟然解體!
它被瞬間打碎、拆分、重組,化作三十多個更小的、獨立的懸浮模塊,整齊地排列在白板上。
每一個模塊旁邊,都自動生成了一行標題。
……
王謙的手,指向那滿屏的模塊,轉向早已目瞪口呆的袁北山。
“袁院長,這裡是三十六個課題。”
“隨便挑一個出來,寫一篇《自然》或者《科學》的子刊論文,有問題嗎?”
“咕咚。”
袁北山艱難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他死死地盯著屏幕,嘴唇哆嗦,呼吸急促,整個人像是被雷電劈中。
有問題嗎?
這哪裡是子課題!
這裡麵的任何一個,都是他過去幾十年夢寐以求、卻苦於沒有方向和理論支持的頂級研究方向!每一個,都足以讓他不眠不休地研究一輩子!
“沒……沒問題!”他的聲音嘶啞,帶著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