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科技大學,萬人大禮堂。
全國數千家媒體的直播鏡頭,全部對準了這裡。
網絡直播間裡,彈幕如同潮水。
“來了來了!年度最大吹牛現場!”
“我賭五毛,今天海科大就要公開道歉,說那個設計圖隻是概念藝術。”
“前排出售瓜子花生,坐等王謙出來被打臉!”
“一個民辦技校,真以為自己是神了?今天國內基建圈的大佬可都來了!”
禮堂前排,氣氛凝重。
國家工程院院士,錢寶國,端坐在中央,閉目養神。
他身旁,龍國隧道集團的總工程師李衛民,正低聲跟同濟大學的張建軍院長交談。
“老張,你說這海科大,到底想乾什麼?”
“一個敢畫,一個敢信,簡直是胡鬨!”
張建軍扶了扶眼鏡,看著台上空無一人的講台。
“我今天來,就是要看看,他們怎麼把牛皮吹破天。”
“如果他們真敢按那個圖紙來,我第一個上書教育部,叫停這個項目!”
一個掛著《科學龍國》記者證的年輕人,正對著鏡頭做著現場報道。
“觀眾朋友們,大家可以看到,現場的氣氛與其說是論證會,不如說是一場審判。”
“國內最頂級的土木工程和結構力學專家,今天齊聚於此。”
“他們的目的隻有一個,戳穿海科大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可以預見,這將是本年度,國內科技界最大的一個笑話。”
在無數或期待、或嘲諷的目光中,鐘振國走上了講台。
他環視全場,沒有半句廢話。
“歡迎各位專家、媒體朋友的到來。”
“我知道,大家心裡都有很多疑問。”
“今天,我們不談理念,不談情懷。”
他頓了頓,聲音鏗鏘有力。
“我們隻用事實說話!”
說完,他便走下講台,將會場留給了一個人。
一個高大的身影,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藍色工裝,走上了講台。
他臉上帶著一絲油漬,神情嚴肅,如同剛從車間裡走出來。
台下一片竊竊私語。
“這誰啊?”
“海科大的老師?怎麼穿成這樣就上來了?”
“王謙呢?他不出來主持?”
“讓一個二級學院的院長來麵對這種場麵?海科大是沒人了嗎?”
林振華沒有理會任何人的議論。
他走到講台後,沒有一句多餘的開場白。
他將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u盤,插進了電腦。
“嗡——”
巨大的投影屏幕驟然亮起。
下一秒,一個無比複雜、無比精密,充滿了古典神韻與未來科幻感的暴力美學三維結構模型,轟然呈現在所有人麵前!
正是那座“青銅巨鼎”博物館!
模型在屏幕上緩緩旋轉,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
台下瞬間安靜了。
前一秒還在交頭接耳的專家們,此刻全都下意識地前傾身體。
無數人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震撼。
一個研究結構力學的教授失聲開口。
“天哪……你們看那個懸浮的地鐵站台!它的承重點在哪裡?這……這不符合力學原理!”
另一個材料學專家指著鼎身。
“還有那個鼎身的紋路!它不僅是裝飾,還是透光結構!這是什麼複合材料?既要承擔整個鼎的重量,又要做到半透明?!”
“瘋了……這個設計師絕對是個瘋子!”
模型展示帶來的視覺衝擊,瞬間壓製了台下所有的輕視與不屑。
記者們瘋狂按動快門。
直播間的彈幕,也停滯了片刻,隨即被海量的“臥槽”刷屏。
林振華拿起激光筆,在模型的底部,畫了一個紅色的圈。
那裡,是古墓遺址所在的地底區域。
“我們的施工方案很簡單。”
他的聲音平靜,卻像一顆投入湖麵的巨石。
“地鐵線路,將從古墓的正下方三十米處,直接穿過。”
一句話。
整個禮堂,炸了!
“什麼?!”
“我沒聽錯吧?從國寶下麵穿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