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晁聞言心中一驚,眼神頓時變得飄忽不定起來,不明白徐庶此言到底何意。
如今天下雖然亂象已顯,但漢室江山尚存,靈帝尚在。
他若直言想要定天下策,恐暴露自己的野心,但若隻是尋求退敵之策,又怕這是徐庶對他是否懷有雄心的一種考驗,因此錯失良才。
人物:徐庶。
身份:寒門子弟。(潁川學子)
個人氣運:2000。
神級專屬詞條:折節學問:改變以往的行為方式和誌向,棄武從文後,專心致力於學習文韜武略時,智力永久+10。特殊效果)學有所成後,為主公出謀劃策時,智力+8,統兵作戰時統率+10。
金色詞條:文韜武略:胸有韜略,腹有良謀,心中對戰局有所定計之時,智力+8,統率+8。
巔峰屬性:智力:95105),武力:85,統率:94,政治:87。
當前屬性:智力:92(102),武力:85,統率:90,政治:85。
好感度:30
沉思片刻後,劉晁還是決定遵從本心。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要。
“退敵之策和定天下策,我都想要!”
劉晁看向徐庶,頗為認真的說道。
“嗬嗬,明公不愧是當今大漢最為耀眼之人,回答果然令人意外,非同凡人,不過你既然敢開口詢問,那我就敢給你。”
徐庶聞言微微一愣,隨即便忍不住嗬嗬大笑道。
顯然劉晁的回答雖然出乎意料,但卻令他十分滿意。
“懇請先生教我。”
劉晁見狀暗自鬆了一口氣,躬身行禮道。
“退敵之策,其實說難很難,說簡單也簡單,我便先從這退敵之策說起。”
劉晁微微點頭,等待徐庶分析。
“三胡之中,鮮卑實力最強,烏桓最弱且更容易與大漢交好,隻需分而治之,雁門危機便不攻自破。”
徐庶見狀不由輕描淡寫的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離間三族關係,或者連橫盟友?”
劉晁智力不低,一點就透,不由詫異道。
“明公大才,不過卻還漏了最為重要的一點,還需圍點打援,痛擊一族,證明雁門實力,最終實現逐個擊破。”
“哦?如何才能逐個擊破?”
“等待時機,吾料定異族在秋收之際肯定會有所異動,尤其是匈奴,肯定會設法劫掠城外糧草,彌補消耗。
我軍隻需提前布防,拉攏烏桓,讓他們之間生出異心,在守住城池的同時抓住匈奴,窮追猛打。
另外兩方若是救援,定會分散兵力,暴露破綻,給我們製造機會,若不救援,則會犧牲匈奴,進一步激化他們的內部矛盾,最終實現打垮一個、嚇退一個、孤立最後一個的效果。”
聽著徐庶分析其中利弊,劉晁頓時便感覺有機可乘,不由問道:
“吾與幽州公孫瓚乃同門師兄弟,素來交好,若是令他攻打烏桓部落,他必定不會推辭,不知這點能否用到?”
“嗯?如此甚好,明公可暗中令其立即佯攻烏桓,同時主動向烏桓首領丘力居示好,在明處令其退去,不論烏桓能否被拉攏成功,定能提前一步完美離間三族關係。”
徐庶聞言頓時眼前一亮,隨即說道。
“好,我這就書信一封,前往幽州。”
劉晁對徐庶極為信任,不由直接說道。
雖然如今的徐庶還未到巔峰狀態,但顯然是帶著破敵之策而來,詞條文韜武略一直處於生效狀態,智力高達100點。
用來對付異族,完全足夠。
“三胡之亂對明公來說不足為懼,吾受一好友指點,前來雁門,腹中帶有平定天下之策,中丘侯可願聆聽一二?”
“願聞其詳。”
“其實吾並非單福,單福隻是化名,真名徐庶,字元直,拜見明公。”
徐庶見劉晁對其如此信任,不由微微躬身,自曝道。
“嗬嗬,元直請起,吾已知你身份,你且但講無妨。”
劉晁上前扶起徐庶,如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