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兩列兵甲皆是白馬,白袍,銀槍,聲勢逼人。
這一次和演義軌跡不同。
演義軌跡之中,公孫瓚初得趙雲,不知心腹,隻是讓他領一部普通兵馬在後,自己領自領中軍在前。
而如今,趙雲主攻,為左右先鋒,又率領一部精銳白馬義從,戰局勝負將會如何發展,那就猶未可知了。
袁紹自然也知白馬義從的威名,同樣也拿出了自己的底牌精銳部隊,大戟士以及先登死士。
這兩支部隊同樣也是特殊兵種,實力遠勝普通甲士。
隨著公孫瓚動作,袁紹同樣也是不甘示弱,派遣顏良文醜為左右先鋒,各領先登死士千餘人,分作兩部。
麴義則領八百大戟士,千餘先登,一萬五千步兵列陣中軍,自己領數萬馬步軍,從後接應。
公孫瓚從辰時擂鼓,直到巳時,都不見袁紹軍動靜,嚴綱最先按耐不住,率兵發動衝鋒,頓時對上了麴義的大戟士。
戟槍相對,鮮血四濺,無數將士紛紛倒在血泊之中,染紅磐河河畔。
就在雙方打的難解難分之際,千餘先登死士卻是突然手持弓弩,萬箭齊發,嚴綱頓時意識到中計,連忙收兵敗退。
麴義拍馬急追,眼看就要追上,斬嚴綱於馬下,趙雲卻是突然從後方帶兵飛馬殺出,攔下麴義,雙方再次陷入混戰。
最終麴義不敵趙雲,不過十合便中槍敗退,身受重傷但卻仍舊死戰不退,被大戟士牢牢護住,指揮作戰。
能抗住趙雲一槍,也足見麴義之勇。
但是此刻中軍之中,公孫瓚卻是被顏良文醜左右夾擊,漸露敗跡。
“不好,公孫將軍不敵,我軍恐要遭受大敗,嚴將軍,你來統率兵馬,擒賊先擒王,待我殺入中軍擒住袁紹,解此危局。”
趙雲見狀頓時眉頭緊皺,瞬間便作出決定,將自身兵馬交由嚴綱統率,單人一馬飛入袁紹軍中,左突右進,如入無人之境。
殺得袁紹後軍節節敗退。
“吾乃常山趙子龍!擋我者死!”
不過一時半刻,趙雲便衝入袁紹軍中。
此時的袁紹正和麾下謀士田豐引帳下數百大戟士,弓箭手數十騎,乘馬出軍觀看戰局。
“哈哈哈,公孫瓚無能之輩也!”
突然,聽到後軍慘叫,頓時回頭看去。
隻見趙雲身披染血白袍,手持龍膽亮銀槍,座下夜照玉獅子,連刺數人,正向著他快速殺奔而來。
“不好,是趙雲,主公快躲入矮牆之後隱藏行蹤。”
田豐大驚,不由連忙上前說道。
“哼,大丈夫願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袁紹聞言頓時感覺有被侮辱到,不由冷聲道。
身為四世三公的驕傲,哪裡允許他看到趙雲便不戰而逃,若是傳將出去,定然會使他顏麵掃地。
聞言周圍士兵頓時士氣大增,齊心死戰保護袁紹撤退。
趙雲一時衝入不了,袁紹後軍之中也不斷有人來援,頓時大急。
趙雲一路追,袁紹率人一路退。
雖沒有擒住袁紹,但也讓得到消息的顏良文醜首尾難以相顧,紛紛回援袁紹。
公孫瓚見狀,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連忙率兵纏住二人,且戰且走。
……
界橋。
雙方大戰數個時辰,袁紹占據兵力優勢,很快便成功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