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城下,兩軍陣前,張遼叫陣道:
“速速打開城門,束手就擒,不然待我大軍來到此處,爾等定難逃一死。”
“哼,河東之亂乃董卓之過,今並州牧起不義之兵犯我河東,定遭天下人所棄。
是非之過已向爾等陳明利害,徐晃奉勸爾等早日撤兵,切莫自誤。”
徐晃提斧縱馬厲聲喝戰道。
“變局即常態,適者得天下。
吾乃並州大將張文遠,曾率八百虎賁踏並行,十萬異族喪膽還,爾等既然執迷不悟,那便教爾等認清現實。”
張遼持槍拍馬迎上,槍斧相交“當”的一聲巨響,火星四濺。
二人纏鬥數十回合,徐晃斧法剛猛,招招直取要害。
張遼槍法靈動,步步拆解反擊。馬踏煙塵中,斧影槍芒交織,一時難分高下,兩邊軍士皆看得心驚。
“好一員虎將,有其坐鎮,不可強攻平陽,當以先聲奪人,懾心勝攻城。”
張遼一時戰之不下,不由心中暗驚,思忖道。
“汝之勇不在吾之下,若肯投降,吾可為汝請命,令汝為高官,封侯拜將,汝意如何?”
張遼一槍逼退徐晃試圖利誘道。
“休要多言,忠臣不奉二主,要戰便戰。”
徐晃不為所動,再次策馬殺來,與張遼戰至一起。
“吾主親率三萬大軍在後,麾下猛將如雲,如若不降,爾定難擋鋒芒,吾見汝乃忠義之士,切莫自誤!”
張遼聞言頓時對徐晃更加欣賞,不由再次勸道。
“兵不患寡,而患不整。我軍紀律嚴明,占據守城之利,自不懼爾等鋒芒。”
徐晃態度堅決,意誌堅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遼見狀,不由深深看了一眼徐晃,隨即便下令撤兵。
“將軍,何故撤兵?”
副將武行見狀,不由上前皺眉問道。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雙方大軍並未交戰。隻在陣前鬥了一場不相上下,這個時候撤兵,顯然對士氣極為不利。
“此城兵馬紀律嚴明,兵精馬壯,雙方兵馬相差不大,更有徐晃坐鎮,若是貿然接戰,恐會更加不利,而且主公愛才如命,吾亦替主公降伏此將。”
張遼聞言,不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哦?將軍有何妙計?”
“吾觀此人並非此城主將,本欲勸降許以高官厚祿,怎奈其為忠勇之士。
不過主將楊奉為人格局狹隘、反複無常,且缺乏長遠謀略,若許以高官厚祿,定能勸降,不過卻需一名能言善辯之士,深入敵營,才能立下奇功。”
張遼聞言,頓時將心中想法和盤托出。
“末將願往!”
武行聞言頓時眼前一亮,不由單膝跪地道。
作為一名文武雙全的武將,此時軍中再也沒有人比他更加適合。
若主將楊奉為人真如張遼所言,哪怕不同意,也定不會害他性命,將劉晁得罪至死。
一般沒有深仇大恨的情況下,都還是會遵從三軍陣前不斬來使的潛規則。
“吾觀軍中,亦隻有汝能勝任,此計若成汝當居首功。”
“末將不敢居功,為主公效力,乃是份內之事。”
武行躬身行禮,隨即便回至營中與張遼商議起了具體事宜。
喜歡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請大家收藏:()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