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劉晁收到關羽回信後,並沒有露出太多欣喜。
“放心吧二哥,此仇雖暫時不能直接讓你相報,從而影響大局。但未來天下一統定會讓你報得此仇。”
劉晁眼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地厲色,他從不是什麼善茬。
招惹他家人的人,他都記在心中。
沒有天下一統前,他不會去找這些人的麻煩,甚至該重用也會重用。
但一旦等到統一穩定天下,那他未必就不能行那朱元璋之事。
至於名聲,待天下一統,功成名就,自有大儒會為他辯經。
成王敗寇,自古不變。
當然,他和曆史上的朱元璋還是有所不同的。
他還不夠狠,至少對自己的家人,對忠義之士,對自己欣賞的人,他絕不會去做出那些出格之事。
想到這裡,他頓時召集麾下文武,將關羽之信傳於帳下觀閱。
“文長真乃忠義丈夫,家仇刻骨卻能壓於心底,寧舍私怨以全主公大業,這份義不負公的胸襟,我輩武人當奉為楷模!”
“先前隻敬雲長刀法絕倫,今日見其回信,方知其心更勝其勇!不以私怒亂軍國,此等大義,足見真英雄本色!”
“關將軍此信,字字見赤誠,句句藏大義,能辨公私、明曉輕重,非尋常武夫可比,實乃有勇有謀、識大體之棟梁!”
“此信一傳,不僅可讓世人得見雲長之忠勇,更顯主公識人之明和廣大胸襟。
麾下有此‘舍私從公’之將,則軍心可聚,民心可安,勸降衛氏,更添三成勝算!”
帳下一眾文臣武將見狀,紛紛忍不住開口誇讚道。
“孔璋,本侯欲請你持此信入襄陵勸降衛溫,其若願降,吾與衛家過往恩怨,可一筆勾銷,汝可願往?”
劉晁見狀微微點頭,隨即說道。
等關羽之信三日,倒也不算虛度。
拿著關羽之信前往襄陵城內,定能將勸降衛家的概率拉至最大。
畢竟這個時代都敬佩忠義之人。
陳琳持信前往勸降,衛家若是不降,即便是被他夷滅三族,那世人也隻會覺得衛家不知好歹。
劉晁此舉可謂是赤裸裸的陽謀。
根本不容衛家拒絕。
“陳琳願往,有此信在,定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衛家。”
陳琳見狀,頓時上前領命道。
“好,等你入城之後,本侯會再命人將此信抄寫百份,射入城中,以占據大義。”
劉晁微微點頭,隨即繼續說道。
“主公此計甚妙!”
陳琳雙眼一亮,心中不由對劉晁更加敬佩。
其餘眾將聞言也皆麵露驚喜,顯然都意識到了劉晁此舉的好處。
占據大義,便等於擁有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襄陵城內。
守軍衛溫自從被劉晁圍城之後,便沒有睡過一天好覺,隻覺衛家大難臨頭,百年基業即將毀於一旦。
劉晁軍如今勢如破竹,不費吹灰之力便連得二城,被太守張揚仰為儀仗的楊奉楊醜紛紛投降。
彆人能降,他衛家卻是不能。
他衛家素來與並州交惡,互有間隙,這些年,哪怕是在經濟上也沒少互相製裁,可謂是積怨已久。
因此衛家可謂是孤注一擲,決定死磕到底,哪怕是死,也要啃下並州一塊肉來。
“報!並州治中從事陳琳前來求見!”
“哦?其前來所為何事?”
衛溫聞言頓時一愣,隨即麵露詫異之色。
“是為……勸降。”
“哼,將其領入客房好生招待,本將軍務繁忙,沒有時間與其虛與委蛇。”
衛溫冷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