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說衛將軍若是看了這封信,還不願相見的話,那他便再無話可說。”
下人收了陳琳的好處,見狀不由連忙低下頭拿出一封信封說道。
“拿來看看。”
衛溫心中好奇,微微頷首道。
“是。”
信封內容:“某之仇,乃私怨,主公之業,係大義。豈敢以私意而廢公,以匹夫之怒亂軍國大計?
亡妻之痛,刻骨銘心,但河東百姓何罪?願以私仇為輕,全主公安民之策,此乃大義所在。——關羽親筆。”
“這……素聞關雲長之忠義,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去將陳琳帶來。”
衛溫麵色動容,隨即說道。
“是。”
很快,陳琳便受到了衛溫的召見。
“此信內容當真如此?”
“此乃雲長與主公之回信,若有半句假話,吾願受油鍋之刑,不得好死。”
陳琳見狀,頓時發誓道。
“非吾不懂大義,但即便如此,吾又怎知其會不會事後反悔,為難我衛家?”
衛溫心中雖有意,但卻仍有顧忌,不由皺眉道。
“昔年竇融獻河西歸光武,不僅保家族累世榮寵,更得輔漢安邊之名,青史留芳。
公孫弘白衣歸漢,以才學獲武帝重用終成一代名相,宗族亦隨之顯貴。
此二人皆以明智抉擇,既全自身,又建功名,為後世稱頌。
主公胸懷大誌,素以仁厚待賢著稱,從不苛待歸降之人,自不會作出讓天下人恥笑之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汝若能開城歸順,主公必以禮相待,則衛氏祖業可保,宗族富貴無損。
自古識時務者為俊傑,順時勢者得保全。
若仍執迷不悟,待箭石臨城,大勢去時,再想回頭可就悔之晚矣!
還望將軍三思,以百年宗族、萬千生民為重,莫因一時意氣,斷了萬全之路。”
陳琳見狀頓時明白其心中所想,不由以史為例,加以勸說道。
曆史上的陳琳作為筆伐曹操的文臣。
在這種占據大義,又大勢已定的情況下勸說衛家,自然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衛溫雖然再次動搖,心中卻是仍有顧忌。
就在這時,下屬卻是快速來報。
“報!城中突然射來百封信件,軍中諸將議論紛紛,說……說衛家為私仇,欲不顧河東百姓之安定,乃……。”
“乃什麼?”
“乃小人也,不及關雲長萬一。”
衛溫聞言頓時一怒,接過下屬遞過來信件,與手中對照,果然一模一樣。
“哼,中丘侯當真是好算計,我衛家輸的不冤。”
劉晁此舉不僅能亂他軍心,還能壞他衛家名聲,得河東民心,可謂一舉三得。
他若再不同意,那就是要將衛家帶入深淵了。
“嗬嗬,主公隻是將此事廣而告之軍中諸將和百姓罷了,並非故意以大義相壓。”
陳琳見狀頓時便知道穩了,笑道。
這功勞,對他來說,和白撿的一樣。
“他若能保證不與我衛家為難,本將亦願為了河東百姓安危以及衛家免受戰亂,打開城門,助其一統河東。”
衛溫並沒有和陳琳繼續扯皮,這話誰信誰傻子。
為今之計,他已不得不降。
“這是自然。”
“唉,傳令下去,為了河東百姓免受戰亂,我衛家願意與並州牧冰釋前嫌,助其一統河東。”
喜歡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請大家收藏:()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