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而言,這座蛇島的物資還是非常豐富的,可是我們還是過的小心翼翼。
畢竟我們沒有足夠震懾蛇島群雄的勢力,唯一有底氣的也隻有一把現代社會的匕首。
沒有槍,沒有炮,沒有飛機,我們隻能過著原始的生活,為了三餐而奔波!
真正的轉機,發生在一次尋找柴火的途中。
那天我和沈離歌在樹林深處發現了一塊黑色的石頭。
它比普通的石頭重很多,表麵還泛著金屬的光澤。
沈離歌蹲下身,用匕首刮了刮石頭表麵,黑色的粉末掉落在地上,“這好像是鐵礦石!”
我走過去拿起來一看,果然沉甸甸的,而且通體烏黑發亮,還有塊塊鐵鏽!
我們以前在荒島提煉過,對鐵礦石有印象。
我們趕緊搬了幾塊石頭回去,艾西瓦婭看到後也很興奮。
“如果能把鐵礦石煉成鐵,我們就能做更鋒利的工具了!”我興奮地說道。
說乾就乾,我們開始了煉鐵的嘗試。
首先要燒製木炭,我們砍來大量的硬木。
這次洪水泛濫,海邊到處都是木頭,可以說俯首皆是。
我們把它們堆成一個圓錐形的木堆,外麵用泥土封起來,隻留下一個小口,然後在裡麵點火。
木堆燃燒時會消耗氧氣,逐漸變成黑色的木炭——木炭的燃燒溫度比木頭高,是煉鐵的關鍵。
燒製木炭用了整整兩天,期間我們要不斷調整通風口的大小,確保木堆能充分碳化。
接下來是搭建煉鐵爐。
我們在山洞旁邊挖了一個一米多深的土坑。
坑底鋪了一層厚厚的耐火黏土,然後用石頭壘起爐壁,爐壁中間留了一個小口作為出鐵口。
我們把鐵礦石敲成小塊,和木炭一起放進爐子裡,然後在爐子下方點火,用皮囊不斷往爐子裡鼓風,提高爐溫。
一開始,爐子裡的溫度始終不夠,鐵礦石根本沒有融化的跡象。
我們嘗試了好幾次,皮膚被火焰烤得通紅,胳膊因為不斷鼓風而酸痛不已,卻依舊沒有成功。
“是不是木炭不夠多?”艾西瓦婭皺著眉說。
我們聽從她的建議,增加了木炭的用量,又把鐵礦石磨得更碎,讓它能和木炭充分接觸。
這一次,爐子裡的火焰終於變得更加旺盛,橘紅色的火苗從爐口竄出來,散發出灼熱的溫度。
我們輪流鼓風,不敢有絲毫懈怠,直到深夜,才看到爐子裡的鐵礦石漸漸融化成暗紅色的鐵水。
“成功了!”我興奮地喊道。我們趕緊堵住通風口,讓爐子裡的溫度慢慢降低。
第二天一早,我們打開煉鐵爐,看到一塊不規則的鐵塊躺在爐底。
雖然表麵還附著很多雜質,卻已經能看出金屬的質感。
我們用石錘把鐵塊敲碎,去除雜質後重新回爐,反複幾次後,終於得到了幾塊純淨的熟鐵。
有了熟鐵,我們開始製作工具。
沈離歌的手很巧,她用石頭把熟鐵敲打成薄片,然後彎曲成刀刃的形狀,再用細沙反複打磨。
幾天後,四把鋒利的砍刀就做好了——砍刀的刀柄用堅硬的木頭製成,上麵還刻了防滑的紋路,握在手裡格外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