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語森林任務後,基地的日子仿佛被調入了一個新的頻率。
謝辭不再將蘇晚隔絕在他的私人領域,而是允許她回到了與林珂共同的休息區,但那種無處不在的注視感,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
他不再頻繁現身,但蘇晚總能感覺到,一股溫和而強大的意識波動,如同無形的蛛網,輕柔地籠罩著她所在的區域,關注著她的日常起居、訓練狀態,甚至……情緒變化。
新的任務接踵而至,但正如之前一樣,危險係數被控製在了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內。
他們探索過沉睡著古代機械造物的地下廢墟,在布滿熒光水母的深海中追尋過能量潮汐的源頭,也曾在模擬的星際塵埃雲中導航穿梭。
每一次任務,蘇晚、林珂、鐵壁和鷹眼四人的配合都愈發純熟,彼此信任,儼然成了一支經驗豐富、能夠應對多種環境的精英小隊。
蘇晚在團隊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穩固。她的空間感知能提前預警大多數陷阱和伏擊,精神力可以安撫躁動的能量生物或乾擾敵人的判斷,低語之刃則是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的利器。
更重要的是,她展現出了一種冷靜的決策能力和對隊友的關懷,贏得了鐵壁和鷹眼發自內心的尊敬。
林珂看著她一步步成長,既感到欣慰,心底的那份憂慮卻也與日俱增——蘇晚越是耀眼,與謝辭那份扭曲的羈絆似乎就纏繞得越緊。
任務中難免受傷。有時是能量反噬造成的內腑震蕩,有時是被詭異生物留下的腐蝕性傷口,有時則是高強度戰鬥後的脫力。而每一次蘇晚帶著傷痕返回基地時,無論多晚,謝辭總會“恰好”出現在傳送室外。
他依舊沉默寡言,但行動卻說明了一切。他會仔細檢查蘇晚的傷勢,拿出效果奇佳的藥物親自或示意醫療機器人處理。
他的動作從一開始的略顯生硬,逐漸變得自然流暢,雖然臉上依舊是那副沒什麼表情的樣子,但那雙深邃眼眸中一閃而過的心疼,卻瞞不過蘇晚的眼睛。
有一次,蘇晚為了掩護鷹眼,肩胛被一種酸性孢子的腐蝕,傷口潰爛,疼得她臉色發白。
謝辭在看到傷口的瞬間,周身的氣息驟然冰冷了幾分,他抿緊薄唇,一言不發地親自調配藥劑,清理腐肉,塗抹傷藥。
整個過程,他的手指穩得可怕,但蘇晚卻能感覺到,他指尖那低於常人的溫度,似乎因為壓抑著情緒而變得更冰了。
“下次……站我身後。”處理完傷口,他生硬地吐出這麼一句話,然後幾乎是落荒而逃般迅速離開。
蘇晚看著他的背影,肩上的疼痛似乎被一種更複雜的情緒取代了。
她發現,自己開始有些習慣這種無聲的關懷,甚至……會在受傷的那一刻,潛意識裡隱隱期待著他的出現。這個認知讓她感到驚慌。
她不能被這種扭曲的“溫柔”所麻痹,她必須牢記自己的處境和最終的目標。
然而,心防的裂痕,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的。
這天,完成了一個在小型星雲中采集特殊晶體的任務後,小隊返回基地的時間是基地模擬的“深夜”。鐵壁和鷹眼各自回去休息,林珂也被蘇晚勸走,她則因為精神力消耗過大,想在安靜的傳送大廳稍微緩一緩再回去。
大廳穹頂模擬出的星空靜謐而璀璨。蘇晚靠著一根冰冷的金屬柱坐下,閉上眼睛,感受著體內緩緩恢複的能量。就在這時,一陣極輕的腳步聲靠近。
她睜開眼,看到謝辭不知何時來到了她身邊。他沒有穿那身標誌性的黑袍或便服,而是穿著一身罕見的、料子柔軟的深藍色家居服,少了幾分平日的壓迫感,在星輝下竟顯得有幾分……落寞。
他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在她身旁坐下,學著她的樣子,仰頭望著穹頂的星空。兩人之間隔著半臂的距離,沉默在流淌,卻沒有絲毫尷尬。
過了許久,久到蘇晚以為他不會再開口時,謝辭低沉的聲音忽然響起,打破了寂靜:
“那顆最亮的,是‘指引者’,據說是遠古星航時代的燈塔。”
蘇晚順著他示意的方向望去,那是一顆散發著穩定藍白色光芒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