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與道:亂世菩提盛世塵
第二卷:道·青鋒染血意難平
第36章:餘波埋新劫清風玄清的遠望
清風與玄清於山巔遠眺,山風獵獵,吹得二人道袍獵獵作響。玄清微微眯起雙眼,望著那被戰火洗禮後依舊壯麗卻又透著幾分滄桑的山河,輕輕歎了口氣,道:“這一場浩劫,總算是過去了,道門此次雖傷亡慘重,但也算是完成了濟世救人的使命,如今回歸山林,也算功成身退。”
清風微微點頭,目光卻始終鎖定在淨聖、九空敗走的方向,神色凝重,緩緩說道:“師兄,話雖如此,但佛門此次铩羽而歸,淨聖、九空等人定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心中的嗔念未消,隻怕這並非是佛道較量的終結,反而是另一場紛爭的開端。”
玄清沉默片刻,轉身在一旁的巨石上坐下,抬手輕撫胡須,說道:“清風,我又何嘗不知。佛門在世俗間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此次在道義與實力上皆輸給我們,他們必然想儘辦法挽回顏麵,重拾威望。隻是,道門向來講究順應自然,與世無爭,若佛門真要挑起事端,我們也隻能見招拆招了。”
清風走到玄清身旁,也坐了下來,看著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思緒飄遠,說道:“想那柳如煙,本是一心向佛之人,卻在曆經亂世後,看清了佛門的真麵目,最終追隨我們道家。可惜她曆經諸多磨難,看透世間冷暖,心也如死灰一般。還有劉二狗、李小六他們,本是淳樸善良之人,卻因這亂世,被迫卷入紛爭,最終為了蒼生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玄清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痛惜,說道:“亂世之中,生靈塗炭,人人皆為螻蟻。劉二狗他們雖出身平凡,卻有著一顆赤誠之心,為了守護家國,不惜舍生忘死,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道門弟子銘記。至於柳如煙,她雖看破紅塵,但在追隨我們道家的日子裡,也算是找到了內心的安寧。隻是,這世間因果循環,佛門種下的因,終會結出相應的果。”
此時,遠處的天空中,一隻雄鷹翱翔而過,發出一聲嘹亮的鳴叫。清風看著那雄鷹,心中一動,說道:“師兄,你看那雄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可這世間又有幾人能真正如此灑脫?佛門與我們道門,在這塵世中爭來鬥去,看似為了各自的信仰與理念,實則也被這世俗的功名利祿所束縛。”
玄清微微抬頭,目光隨著雄鷹移動,說道:“清風,這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佛道之爭,亦不過是這塵世中的一段插曲。我們雖力求超脫,但身處這滾滾紅塵,又怎能完全置身事外?隻是,無論何時,我們道門都要堅守本心,不忘濟世救人的宗旨。”
兩人正說著,山下傳來一陣嘈雜之聲。清風與玄清對視一眼,起身快步下山。來到山腳下,隻見一群百姓正圍在一起,議論紛紛。玄清上前詢問,才得知是有幾個自稱佛門弟子的人在附近村莊宣揚佛法,卻言語間詆毀道門,說此次戰亂乃是道門逆天而行,才導致生靈塗炭,隻有信奉佛門,才能消除罪孽,獲得救贖。
玄清聽後,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但他還是強壓怒火,對百姓們說道:“各位鄉親,我等道門弟子,向來以濟世救人為己任,此次戰亂,我道門弟子不惜犧牲性命,與諸位並肩作戰,隻為守護大家。佛門弟子如此言論,實乃顛倒黑白。大家莫要輕信。”
百姓們紛紛點頭,其中一位老者說道:“道長,我們都知道您和各位道爺的好,那些佛門弟子的話,我們才不會信呢。隻是,他們這般詆毀道門,實在是氣人。”
清風走上前,說道:“鄉親們放心,此事我們定會處理。佛門弟子若真心宣揚佛法,我們自不會乾涉,但若是惡意詆毀,我們也絕不姑息。”
說罷,玄清與清風帶著幾個道門弟子,朝著百姓所指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便來到了那個村莊。隻見一群村民正圍在一棵大樹下,聽著幾個身著袈裟的人在那裡高談闊論。其中一個光頭和尚,手持念珠,大聲說道:“各位施主,你們可知,這世間一切苦難,皆因世人罪孽深重。道門雖在戰亂中有所作為,但那不過是逆天而行,終究會受到上天的懲罰。隻有我佛門,才是真正能拯救大家的法門。”
玄清走上前,拱手說道:“這位大師,在下玄清,乃此地道觀觀主。不知大師為何在此詆毀我道門?”
那光頭和尚看了玄清一眼,冷哼一聲,說道:“玄清?哼,你們道門弟子,在亂世中賣弄道術,挑起戰火,使得生靈塗炭。如今卻還不知悔改,還敢前來質問於我?”
玄清麵色一沉,說道:“大師此言差矣。我道門弟子下山,隻為救助蒼生,抵禦外敵。若不是我道門挺身而出,這山河大地,不知會有多少百姓慘遭屠戮。而你們佛門,在亂世中閉門清修,不顧百姓死活,如今卻在此顛倒黑白,實在是有失佛門慈悲為懷的宗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圍的村民們聽了玄清的話,紛紛點頭稱是。那光頭和尚見狀,心中惱怒,說道:“你這老道,休要狡辯。我佛門此次前來,便是要度化眾生,讓大家脫離苦海。你們道門若識趣,便不要再乾涉我佛門之事。”
清風忍不住說道:“度化眾生?你們所謂的度化,不過是為了擴大佛門勢力,滿足自己的私欲罷了。真正的度化,是在百姓危難之時伸出援手,而不是在這事後說些冠冕堂皇的話。”
那光頭和尚被清風說得啞口無言,惱羞成怒,抬手一揮,一道金光朝著清風射去。玄清見狀,急忙上前,手中拂塵一揮,將那道金光擋了下來。金光消散,玄清說道:“佛門講究慈悲為懷,大師如此輕易動怒,還出手傷人,豈是出家人所為?”
此時,那幾個佛門弟子也紛紛圍了上來,擺出一副要動手的架勢。玄清環顧四周,說道:“各位,我等不願與佛門起衝突,但若是你們執意如此,我道門也不會退縮。”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時,遠處突然傳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緩緩走來。那光頭和尚見狀,急忙上前,說道:“師叔,您來得正好,這幾個老道,在此胡攪蠻纏,詆毀我佛門。”
那老和尚看了光頭和尚一眼,說道:“慧明,休得胡言。玄清道長乃是有道之士,怎會無端詆毀佛門?”說罷,他走到玄清麵前,雙手合十,說道:“玄清道長,老衲慧遠,此次前來,乃是為了化解佛道之間的誤會。我這弟子魯莽,還望道長莫要怪罪。”
玄清還禮道:“慧遠大師客氣了。隻是,您這弟子在此宣揚不實言論,詆毀我道門,實在是讓人氣憤。”
慧遠大師微微點頭,說道:“此事老衲已知。慧明,還不向玄清道長賠禮道歉。”
慧明心中雖不情願,但在慧遠大師的威嚴下,還是走上前,向玄清拱手說道:“玄清道長,方才是貧僧魯莽,多有得罪,還望道長海涵。”
玄清說道:“罷了。隻是希望以後佛門弟子,莫要再做出此等詆毀他人之事。佛道雖理念不同,但皆是為了勸人向善,何必相互爭鬥?”
慧遠大師說道:“道長所言極是。此次老衲前來,也是希望能與道長商議,日後佛道兩家,應相互尊重,共同為這世間安寧儘力。”
玄清思索片刻,說道:“大師既有此心,我自然願意。隻是,希望佛門能真正做到慈悲為懷,在百姓危難之時,伸出援手,而不是隻在太平盛世收取香火。”
慧遠大師麵露慚色,說道:“道長教訓得是。老衲定會約束門下弟子,日後定不會再出現此類事情。”
說罷,慧遠大師帶著慧明等人,向玄清告辭離去。玄清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對清風說道:“此次雖暫時化解了衝突,但佛門與我們道門之間的矛盾,隻怕難以輕易消除。日後,我們還需多加小心。”
清風點頭道:“師兄放心,我等自會堅守本心,守護道門。隻是,這世間之事,變幻莫測,不知下一次佛道之爭,又會在何時何地發生。”
玄清微微抬頭,望著天空,說道:“順其自然吧。無論何時,我們隻要堅守正道,問心無愧便好。”
回到道觀後,玄清召集眾弟子,將此次與佛門的衝突告知眾人,並叮囑大家,日後行事要更加謹慎,不可輕易與佛門起衝突。同時,也要時刻牢記道門的宗旨,濟世救人,不可貪圖名利。
日子一天天過去,道觀恢複了往日的寧靜。玄清與清風依舊每日在道觀中修行,教導弟子。隻是,在他們心中,始終對佛門之事有所擔憂。他們知道,此次的平靜,或許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一日,玄清正坐在道觀的庭院中,看著弟子們練習道法,突然,一名弟子匆匆跑來,說道:“師父,山下有一位女子求見,說是有要事相商。”
玄清微微皺眉,問道:“是何女子?”
那弟子說道:“弟子不知,她蒙著麵,不肯透露身份,隻說要見師父您。”
玄清思索片刻,說道:“帶她進來吧。”
不一會兒,那名女子在弟子的帶領下,走進了庭院。她身著一襲黑衣,蒙著麵,看不清麵容。見到玄清,她微微屈膝行禮,說道:“玄清道長,小女子有禮了。”
玄清打量著她,說道:“姑娘不必多禮。不知姑娘找貧道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