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七絕·出山】
朔風卷著雪沫子抽打在雁門關的城樓上,年永臨扶著垛口的手早已凍得失去知覺。關外連綿的營帳如蟄伏的巨獸,黑旗在暮色裡獵獵作響,那是西狄與叛軍合流後的先鋒營。城磚縫隙裡凝結的冰碴折射著殘陽,將他染血的甲胄映得斑駁陸離。
“將軍,東南角樓又塌了三丈,弟兄們快頂不住了。”傳令兵單膝跪地,甲胄上的血漬在雪地裡暈開暗紅的花。年永臨喉間發緊,三天前那波猛攻幾乎耗儘了守軍的力氣,若非葉安明帶著最後三百親兵死守糧倉,此刻城樓上怕是早已換了旗號。
他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敵軍,忽然想起艾言知臨行前塞給他的那包傷藥。油紙包在懷裡焐得溫熱,草藥混著某種奇異的甜香,是她用北境隨處可見的野艾與蜜蠟熬製的。指尖摩挲著粗糙的紙角,耳畔仿佛又響起她在軍帳油燈下輕聲說的話:“這藥止血快,就是味道苦些,你可彆像孩子似的偷偷扔了。”
“將軍!”葉安明的吼聲將他拽回現實,“西狄人又在架雲梯了!”
年永臨猛地轉身,腰間長刀嗆然出鞘。刀鋒映著他眼底的血絲,卻在觸及某個方向時驟然頓住——關外雪原儘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道細長的黑影。那影子起初細如絲線,轉瞬便化作滾滾煙塵,裹挾著銳不可當的氣勢直撲敵軍後陣。
“那是……”葉安明眯起眼,忽然倒吸一口冷氣,“是劍氣!”
話音未落,一道匹練似的白光已從煙塵中劈出。雪幕被生生撕裂,西狄最精銳的玄甲騎兵竟如麥秸般紛紛墜馬,慘叫聲在風雪中此起彼伏。年永臨握緊刀柄的手微微顫抖,他認得這種劍意——孤高、凜冽,帶著斬斷世間一切羈絆的決絕,正是傳聞中七絕門的“斷塵劍”。
城樓下的叛軍陣腳大亂。一個身披灰袍的身影踏著積雪前行,腳下冰晶碎裂的輕響竟蓋過了千軍萬馬的嘶吼。他手中長劍未出鞘,僅憑著周身激蕩的氣勁,便讓衝鋒的敵軍如撞在無形屏障上,紛紛倒飛出去。
“孤獨在峰!”不知是誰先喊出這個名字,城樓上瞬間爆發出震天的歡呼。年永臨望著那道孑然獨立的身影,忽然想起多年前父親說過的話:七絕門掌門從不涉足江湖紛爭,除非……天地傾覆,蒼生泣血。
灰袍老者停下腳步,抬眼望向城樓。那雙看透世事的眸子在與年永臨對視的刹那,似乎閃過一絲極淡的波瀾。他緩緩抬手,腰間長劍自動躍入掌心,劍鞘輕叩雪地的聲響竟清晰傳入每個人耳中。
“西狄蠻夷,叛軍逆黨,”清冷的聲音穿透風雪,帶著金石相擊的質感,“今日,七絕門在此,替天行道。”
話音落,劍光起。
沒有驚天動地的轟鳴,隻有無數道細密的白芒在敵軍中遊走。年永臨親眼看見最凶悍的西狄將領捂著咽喉倒下,脖頸處的血痕細如發絲;看見堅固的投石機架在頃刻間化為齏粉,木屑紛飛中,幾個灰衣弟子的身影如鬼魅般穿梭。
“將軍!援軍!是七絕門的弟子!”永安的聲音帶著哭腔,他指著遠處連綿的山道,無數灰衣人正沿著山脊疾行,手中長劍在暮色裡連成一片流動的星河。
年永臨忽然想起艾言知曾寄來的信,信裡說她去七絕山求見孤獨在峰,山門前的積雪沒到膝蓋,守山弟子說掌門已閉關三月。那時他隻當是鏡花水月的念想,卻沒想到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老神仙,真的會為一句“蒼生”踏出山門。
“傳令下去,”年永臨抹了把臉上的雪水,聲音因激動而沙啞,“打開東門,接應七絕門的同道!”
葉安明應聲而去,鐵甲撞擊的聲響裡,年永臨再次望向那道立於萬軍之中的灰袍身影。孤獨在峰似乎察覺到他的目光,微微側過頭。風雪掀起他的衣袍,露出裡麵洗得發白的素色中衣,與他手中那柄光華流轉的長劍形成詭異的和諧。
“年將軍,”老者的聲音隔空傳來,“守住這座城,莫要辜負了……那份求仁之心。”
年永臨一怔,隨即明白過來。孤獨在峰說的,或許不是他,而是那個在七絕山門前苦苦等候的女子。他握緊腰間的長刀,對著遠處的身影鄭重拱手:“年某,定不辱命!”
此時,關外的廝殺聲已漸漸平息。七絕門弟子結成的劍陣如同一道移動的城牆,將潰敗的敵軍不斷逼退。灰衣人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劍光起落間帶著某種韻律,仿佛不是在殺人,而是在演繹一曲無聲的劍舞。
“掌門的‘孤峰劍法’,竟已練到這般境界。”葉安明不知何時回到身邊,望著遠處那道遊刃有餘的身影,眼中滿是敬畏。年永臨沒有說話,他注意到孤獨在峰每次出劍,都會避開那些背著藥簍的西狄傷兵,劍風過處,隻取將領首級。
暮色四合時,敵軍終於全線潰退。雪地上留下的屍體綿延數裡,卻奇異地沒有散亂的掙紮痕跡,大多是一劍封喉,乾淨利落。孤獨在峰收劍入鞘,轉身走向城門,灰袍下擺沾染的血漬在白雪映襯下,紅得觸目驚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年將軍,”老者在城門前站定,抬頭看了眼斑駁的城樓,“老夫隻能護你三日。三日後,七絕門便要返回山中。”
年永臨快步走下城樓,在雪地裡深深一揖:“前輩大義,年某沒齒難忘。隻是……為何是三日?”
孤獨在峰的目光掠過遠處的群山,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山門有訓,入世不過三月,入世必留一線。這亂世棋局,終究要靠你們自己走完。”他頓了頓,從袖中取出一枚玉簡遞給年永臨,“若遇絕境,可持此簡去七絕山後山,那裡有老夫布下的最後一道屏障。”
年永臨接過玉簡,觸手溫潤,上麵刻著繁複的劍紋。他正欲道謝,卻見老者已轉身,對著身後的弟子們揚聲道:“清理戰場,救治傷兵,今夜守好雁門關。”
灰衣弟子們齊聲應是,聲音在空曠的雪原上回蕩。年永臨望著他們忙碌的身影,忽然發現這些傳說中不食人間煙火的劍修,竟在認真地為傷兵包紮傷口,甚至有人將自己的乾糧分給了被俘的西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