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
維多利亞港的濁浪拍打著尚未修複的碼頭,空氣中彌漫著海腥與石灰水的刺鼻氣味。石鬆站在中環石氏大廈頂層的落地窗前,俯瞰這座劫後餘生的城市。兩塊截然不同的戰場:左半邊是香港斑駁的災後地圖,右半邊,加州陽光正潑灑在哈默競選集會的草坪上。
“石先生,”秘書推門而入,聲音緊繃,“《南華早報》頭條。”報紙頭版觸目驚心:“災後重建困局:神秘巨商囤積萬噸建材?港府將啟動反壟斷調查!”配圖是屯門露天倉庫堆積如山的鋼筋水泥,遠處石氏電子廠的標誌清晰可見。
石鬆嘴角掠過一絲冷冽。倉庫裡的建材,九成來自係統空間的戰略儲備。港英政府和李家的長江實業找不到貨源,自然把矛頭指向他。
幾乎同時,加密線路傳來葉小五的急報:“老板,有人在澳門碼頭截了我們三船菲律賓紅鬆!說我們破壞市場規則!”
石鬆尚未回應,電視突然亮起——哈默那張標誌性的寬臉出現在加州競選台上,背後站著兩個肌肉賁張的年輕人。
“女士們先生們!”哈默的嗓音通過衛星信號洪亮傳來,“加州需要新的力量!就像我的兩位年輕朋友,阿諾德·施瓦辛格,未來的奧林匹亞先生!還有西爾維斯特·史泰隆,我們的明日之星!”鏡頭掃過台下狂熱的人群,施瓦辛格舉起杠鈴般的臂膀展示肱二頭肌,史泰隆則沉默地繃緊下顎,眼神如獵鷹。
哈默聲音,“……香港的麻煩需要我‘問候’貝璐爵士嗎?”
“管好你的州長選票。”石鬆切斷通話,目光轉向香港地圖上閃爍的紅點——那是西九龍警署。
西九龍警署三樓,高級警司石誌強的辦公室煙霧繚繞。他剛掛斷港督府政治部的電話,指尖敲打著桌上兩份檔案。一份是油麻地建材黑市交易記錄,指向幾個突然暴富的潮州幫頭目;
“阿九,”石誌強喚來心腹探長陳細九,“查查李老板最近和哪些‘商人’吃過飯。特彆是……”他望向窗外殘破的彌敦道。石鬆的救援隊在台風夜展現的力量,讓警隊內部暗流洶湧。有人想借機攀附石氏,更多人想把他拉下神壇。石誌強需要更多的牌。
太平洋彼岸,洛杉磯比弗利山莊的白色豪宅裡,張安琪的生母於夫人正將放大鏡對準一張航拍照片。照片上,長灘港的集裝箱區被紅筆圈出大片區域,標記著“洪門物流”。另一張是哈默與石鬆在利比亞油田奠基儀式上的合影,兩人握手。
“洪幫……致公堂……”於夫人指尖發冷。她雇傭的偵探剛剛回報:哈默競選資金的七成,來自石鬆控股的三家離岸公司。更驚人的是,偵探跟蹤哈默的保鏢時,發現他們進出一座武術館——館主是李小龍,石鬆的乾兒子!
“安琪……”於夫人攥緊女兒幼時的照片,眼神從哀傷轉為銳利
淺水灣彆墅的地下指揮中心,石鬆正凝視著大嶼山的全息地形圖。石智勇站在一旁,快速彙報:“港督府放風,說我們若肯‘釋放’囤積的建材,可以談談新界的小塊工業用地。”
“工業用地?”石鬆嗤笑,手指劃過虛擬地圖上大嶼山東北角的扇形海灣,“告訴貝璐爵士,石氏捐贈五十萬噸泰國香米和麵粉,免費發放給全港市民。條件隻有一個——”他指尖重重戳在海灣中心,“大嶼山愉景灣至陰澳灣的填海權,由石氏開發。”
石鬆打斷他,“台風後糧價飛漲,市民怨聲載道。貝璐爵士再想保英國商人的利益,也不敢拒絕這份‘慈善’。”
電話顯示老三石誌強警司的加密信號請求接入。
“接進來。”
石誌強的影像出現,背景是警署證物室:“爹,有人收買建材黑市那幾個潮州佬。他們準備用劣質鋼筋冒充我們的貨,在填海工程招標時栽贓。”
石鬆眼中寒光一閃:“讓潮州佬收下的貨,存進某某家的倉庫。”
“某某家倉庫?”石誌強愕然。
“貝璐爵士不是要查囤積嗎?”石鬆端起茶杯,氤氳熱氣模糊了他的表情,“給他個更大的靶子。”
一周後,港督府新聞發布會。貝璐爵士麵對記者侃侃而談:“政府絕不容忍趁災牟利!對涉嫌囤積的倉庫,我們已申請搜查令……”話音未落,港口方向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汽笛聲!
數十艘萬噸巨輪披著晨光駛入維多利亞港,船身“石氏慈善總會”的金字刺破薄霧。起重機轟鳴著卸下印有爪哇香米和麥穗標誌的麻袋,頃刻堆滿三個碼頭!饑餓的市民從四麵八方湧來,警察的人牆瞬間被衝垮。
直播鏡頭劇烈晃動,貝璐爵士僵在台上。秘書狂奔而來,遞上文件。港督掃了一眼,臉色由紅轉白——文件抬頭是《大嶼山陰澳灣填海計劃特許開發協議》,末尾需總督簽署處,等著他簽下龍飛鳳舞的名字。
當夜,九龍土瓜灣某某實業的一處秘密倉庫被警方突襲。帶隊的石誌強警司隻冷冷說了一句:“栽贓石氏?先問問香港市民的飯碗答不答應。”
喜歡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請大家收藏:()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