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那個忙碌而充實的學期,如同一塊高純度的水晶,折射出更廣闊世界的萬千光華。江誠站在維港岸邊,看著巨輪駛向未知的海域,心中一個念頭愈發清晰:交大的平台、港大的跳板,都已不足以承載他渴望探索的邊界。他需要站在世界學術與思想的真正巔峰,去觸摸那最前沿的脈動。
大二下學期在閔行校區匆匆流逝。課程、考試、少年班內部的學術競賽,對江誠而言已是駕輕就熟。他以無可挑剔的成績為這段本科生涯畫上了暫時的休止符。與舍友李想、王睿、陳默的告彆簡單而真誠,沒有太多離愁彆緒,隻有對彼此未來的祝福。在交大這片土地上,他留下了“數學神童”、“低調學霸”的印象,也悄然掩藏了身份的秘密。離開時,他最後看了一眼思源湖平靜的水麵,拎起那個依舊樸素的行李箱,背影融入夏日的蟬鳴。
下一站:美利堅合眾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
2005年夏末,當江誠乘坐的航班降落在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一股與東方截然不同的氣息撲麵而來。
這是後911時代,機場安檢明顯嚴格,穿著製服、神情嚴肅的國土安全部dhs)人員隨處可見。小布什總統的連任競選海報尚未完全撤下,伊戰的陰影仍籠罩在部分新聞頭條上。但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這種緊張感被一種強大的、近乎粗糲的活力所覆蓋。
波士頓,這座美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曆史底蘊與新銳科技奇妙交融。紅磚砌成的殖民時期建築旁,是玻璃幕牆的摩天大樓。金融區西裝革履的行人步履匆匆,與昆西市場裡悠閒的遊客形成鮮明對比。空氣中彌漫著咖啡、熱狗麵包的香氣,還有地鐵駛過時特有的金屬摩擦聲。路上車輛眾多,以寬大的suv和皮卡為主,汽油味混合著夏末微熱的空氣。
ipod的白色耳機線在街頭年輕男女的耳朵上搖曳,黑莓手機backberry)是商務人士的標配。書店櫥窗裡,《達芬奇密碼》依然暢銷。電影院門口,《星戰前傳3:西斯的複仇》的海報還未褪色。一種名為“yspace”的社交網站開始在大學生中流行。
美國人普遍熱情外放,習慣大聲打招呼、爽朗大笑。服務行業如機場、出租車)的“haveaniceday!”祝你今天愉快!)此起彼伏,帶著程式化的真誠。多元族裔構成顯著,尤其在大學城附近,膚色、語言、文化背景各異的人群和諧共處又各自鮮明。江誠很快體會到“個人空間”personaspace)的概念——排隊時人們自覺保持距離,未經允許不會輕易靠近。
從機場前往劍橋市的路上,出租車駛過查爾斯河上的大橋。河水在陽光下波光粼粼,兩岸綠樹成蔭,帆船點點。對岸,一片密集的、爬滿常春藤的紅磚建築群在視野中漸漸清晰,那就是他魂牽夢縈的目的地——哈佛校園。
哈佛大學的核心,是那片被低矮鐵柵欄圍起的、充滿曆史厚重感的哈佛園。江誠拖著行李,站在那著名的約翰·哈佛johnharvard)雕像前儘管知道摸他的腳會帶來好運的傳說不過是遊客的把戲),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是青草、古老石牆和厚重書籍混合的味道,帶著一種沉澱了數百年的學術莊嚴。
園內建築以喬治亞風格和殖民複興風格為主,暗紅色的磚牆是主色調,爬滿了深綠的常春藤“常春藤盟校”得名於此)。白色窗欞、尖頂或圓頂的塔樓、鋪著鵝卵石的小徑、修剪整齊的巨大草坪……一切都顯得古樸、典雅而寧靜。與港大的英倫風情不同,這裡的美式學術氣息更加純粹、厚重,曆史感撲麵而來。著名的大學樓、馬薩諸塞樓靜靜矗立,見證著時光流轉。
雖是暑假尾聲,園內已有不少提前返校的學生。他們或三三兩兩坐在草地上看書、討論,或背著書包匆匆穿行於古老的拱門之間。穿著印有“harvard”字樣t恤的遊客絡繹不絕,帶著朝聖般的表情拍照。一種奇妙的混合感油然而生:既是頂尖學術聖殿的肅穆,又是年輕學子活力四射的社區。
江誠的宿舍被安排在河對岸的本科生宿舍區riverhouses)。從房間窗戶望出去,查爾斯河像一條碧綠的緞帶,緩緩流淌。河對岸是哈佛商學院hbs)和肯尼迪政府學院hks)的現代化建築群。河畔有長長的步道,是跑步、騎行、劃船哈佛深紅賽艇隊聞名遐邇)的熱門地點,充滿了運動與活力。夕陽西下時,金色的光芒灑滿河麵,古老校園的輪廓倒映水中,美不勝收。
注冊流程在莊重而高效的氛圍中完成。工作人員態度專業,流程清晰。江誠領到了學生卡、課程手冊、宿舍鑰匙和一疊厚厚的入學資料。他的身份在這裡被簡化為一個學號和一個名字:jiangcheng,graduatestudent,enoicsdepartent(江誠,研究生,經濟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宿舍是典型的哈佛高年級生研究生宿舍house),設施比本科新生宿舍更完善一些,有公共廚房和活動室。室友是一位來自加州、研究物理學的博士生馬克,熱情健談,對這位來自中國的年輕經濟學研究生充滿好奇。
“歡迎來到哈佛,avin江!準備好迎接‘地獄模式’了嗎?”馬克半開玩笑地說,遞過來一瓶冰鎮可樂,“經濟係的課,尤其是那些大牛教授的,可不是鬨著玩的。”
江誠接過可樂,道了謝,嘴角微微上揚。他環顧著這間將伴隨他未來幾年的小屋,窗外是查爾斯河與波士頓的天際線。從閔行校區的思源湖畔,到港大的維港之濱,再到如今哈佛的查爾斯河畔,他跨越的不僅是地理的距離,更是認知的邊界。
淺水灣的紙醉金迷,汪雨那“連泰森都敢打”的喧囂,早已被太平洋的海風吹散。交大少年班的榮光,也暫時封存在行李箱的底層。在這裡,在哈佛這片沉澱著智慧與野心的土地上,他不再是“誰的長孫”,也不再僅僅是“數學神童”。他是江誠,一個需要從零開始證明自己的哈佛經濟係新生。家族無形的期許並未消失,反而在這世界級的舞台上,化作更沉甸甸的責任。他打開行李箱,將幾本核心的經濟學著作放在書桌上最顯眼的位置,旁邊是祖父送的一支舊鋼筆。窗外,查爾斯河靜靜流淌,仿佛低語著挑戰與機遇。他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沉靜依舊,卻燃燒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熾熱的求知火焰與征服欲。哈佛的篇章,正式翻開。
喜歡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請大家收藏:()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