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和將軍擅長水戰,可正如方才所說,水軍隻能牽製,打不了主力……”
幾人沉默片刻,
朱元璋突然開口,語氣斬釘截鐵:“派常遇春去!”
“常將軍?”馬昕和朱標同時一愣。
馬昕連忙說道:“主公,常將軍固然勇猛無雙,可此時,他麾下多是步兵,而且他打仗素來猛衝猛打,不留後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保保的騎兵,在平原上機動性極強,
若是常將軍一味猛衝,怕是會被騎兵纏住,陷入被動啊!”
朱標也有些擔憂:“父親,軍師說得對。
常叔叔的步兵雖精銳,可在開闊平原上麵對騎兵衝鋒,實在太吃虧了。
萬一有個閃失,不僅打不垮王保保,反而會讓元使團更囂張。”
朱元璋卻擺了擺手,站起身走到輿圖前,手指重重點在鎮江府的營寨標記上:“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常遇春的‘猛’,不是蠻乾,是精準的猛,是快到極致的猛!
王保保的騎兵快,可常遇春的部隊,是咱們麾下行軍最快的!
他能帶著步兵,一日奔襲百裡,這速度,比王保保的騎兵慢不了多少!”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而且常遇春最擅長的,就是以快打快,以猛破猛!
去年在滁州,他就是帶著一千步兵,硬撼元軍三千騎兵,靠著一股一往無前的狠勁,
直衝元軍中軍,打亂了騎兵陣型,最後大獲全勝。你們忘了?”
馬昕眼中漸漸亮了起來,喃喃道:“滁州之戰……
是啊,那一戰常將軍就是靠著速度和猛勁,破了騎兵的優勢!”
“還有眼下的氣候!”朱元璋語氣更加堅定,
“連日陰雨,道路泥濘,你們覺得是咱們的步兵吃虧?
錯了!蒙古騎兵的馬蹄子在泥地裡跑不快,盔甲受潮後更重,反而會拖慢他們的速度。
可常遇春的步兵,都是從江淮一帶招來的子弟,最能吃苦,彆說泥濘路,就算是水裡趟,也能跟上速度!”
他指著輿圖上的營寨:“王保保的騎兵屯在鎮江府城外的平原營寨,看似易守難攻,實則是個死地!
常遇春帶一萬精銳步兵,晝夜兼程,趁著雨夜突襲營寨!
騎兵在營寨裡施展不開,隻能跟咱們近身搏殺,論近身格鬥,誰能比得上常遇春的弟兄?”
朱標仔細琢磨著父親的話,眉頭漸漸舒展:“父親的意思是,不跟王保保的騎兵在平原上拚衝鋒,而是趁夜突襲,打他個措手不及?”
“正是!”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王保保自以為有兩萬精騎,便高枕無憂,必定放鬆警惕。
常遇春最擅長的就是這種突襲戰,隻要他能摸到營寨,一把火點燃帳篷,再直衝中軍,王保保的騎兵必定大亂!
到時候,咱們再派一支小隊,截斷他的糧道和退路,這兩萬精騎,便是囊中之物!”
馬昕徹底放下了顧慮,躬身道:“主公高見!
常將軍確實是最佳人選!他的勇猛和速度,正好克製王保保的騎兵,這場突襲戰,定能大獲全勝!”
朱元璋回到座位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語氣沉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眼下的局勢,容不得咱們猶豫。
元使團就在應天城裡等著看咱們的笑話,陳友諒和張士誠也在一旁虎視眈眈。
隻有打贏這一戰,才能讓元廷知道,我朱元璋不是好惹的;
才能讓陳友諒和張士誠不敢輕舉妄動;
才能在接下來的談判中,牢牢掌握主動權!”
他看向朱標,語重心長地說道:“標兒,你要記住,談判桌上的底氣,從來都是打出來的。
沒有足夠的實力,再好聽的話也沒人信;沒有實打實的勝利,再有理的要求也沒人理。”
朱標躬身應道:“兒臣謹記父親教誨!”
朱元璋站起身,目光掃過兩人,沉聲道:“馬昕,即刻去傳我命令,
讓常遇春立刻點齊一萬精銳步兵,備好乾糧、火油和攻城器械,連夜出發!
告訴他,我要的不是小勝,是大勝!要讓王保保的兩萬精騎有來無回,要讓整個元廷都知道,
江南,是我朱元璋的地盤!”
“遵令!”
馬昕躬身領命,轉身快步走出議事廳,腳步聲在寂靜的王府中,顯得格外急促。
朱標看著父親堅毅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敬佩。
朱元璋重新看向案幾上的輿圖,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元使團……”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等著吧,過不了幾日,我就讓你們知道,什麼叫真正的不敢惹!”
喜歡大明:我是朱標他舅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是朱標他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