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薛元超、馬明將在突厥發現的情報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訴說了一遍。
李君羨也將吐穀渾欲抓駙馬回吐穀渾威脅長樂公主和親不成,火燒華清宮皇家園林之事提了出來。
武將一係聽後無不憤怒,嚷嚷著要繼續發兵吐穀渾,誓要把伏允人頭帶回。
陳叔達額頭冷汗直冒,沒想到竟然是吐穀渾那邊出了紕漏,信鴿在路上難免有損,所以一般一封信件都會發送多份,沒想到好死不死落在了唐使手中。
李世民在龍椅上看到陳叔達的神情,露出一絲冷笑。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安靜,輕咳一聲道:“各地稅收也已經陸續送往戶部,可以派遣朝堂官員先行前去重建災區,至於出兵吐穀渾之事,待薛萬徹將軍班師回朝,再做商議。”
戴胄鬆了口氣,戶部臨近九月待稅全部入了戶部,自己這邊盤點都需要消耗近一個多月的時間。
若是沒有計劃的立即出兵,下年的開支若是透支,一旦形成財政缺口,未收到俸祿的地方官吏借機橫征暴斂,或是邊軍糧餉遲滯,後果不堪設想。
李世民看到安靜下來的朝堂,朝著王德點了點頭。
王德會意,朗聲道:“宣,楊妃入殿!”
楊佳仙走入太極殿,走到高台前朝著李世民行了一個萬福道:“妾身參見陛下!”
隨著李世民點頭,王德掏出一份聖旨便開始宣紙:朕承天命,皇帝詔曰,今有楊氏女賢良淑德、溫婉端方,舉止間儘顯大家風範,才情出眾,可衝後宮之選。
特封楊氏為楊妃,接入宮中。望其入宮之後,謹遵宮規,輔佐皇後,為朕分憂,為皇家開枝散葉,共襄盛舉。
文武百官都有些茫然,平常陛下納妃也應該將聖旨送至妃子家眷手中,怎的在朝堂上便直接宣布了。
而有些經常光顧潤足坊三樓的老主顧打量著楊佳仙越看越覺得眼熟,雖有輕紗阻隔,但那身形、輪廓他們再是熟悉不過。
盧鑫頓時眼睛發亮,趕忙湊到諫官頭子魏征耳邊輕聲言明了楊佳仙的身份。
魏征身邊的群臣自然也聽了個明白,可魏征這次卻沒有出列死諫,麵色略有掙紮,最後乾脆閉眼不再有所動作。
‘陛下,臣這次就算還你一個人情!’
盧鑫看指望魏征無望,直接出列道:“陛下,臣不讚成此女入後宮,後宮妃嬪可以是才華出眾、賢良淑德、乃至寒門品行高潔者,卻絕不能是出自平康巷那種煙花柳巷之地!”
李世民猛拍龍椅扶手,麵色不悅道:“怎麼,難道出身平康巷便是青樓女子不成?”
盧鑫雖然心中有些發怵,還是鼓足勇氣回道:“陛下,此女雖不是青樓女子,卻是潤足坊一歌姬,和青樓女子又有何異?”
李世民怒斥道:“朕的愛妃能歌善舞,隻是出於喜好?盧卿,你這般羞辱朕的愛妃,是何居心?”
盧鑫額頭滲出冷汗,袍袖下的雙手微微顫抖,卻仍梗著脖子道:“陛下,平康巷乃風月之地,即便未賣身,其名聲亦有損皇家清譽。臣等食君祿、擔君責,不得不為大唐社稷、皇室血脈著想!”
他話音未落,殿內便響起窸窸窣的議論聲,幾位老臣微微頷首,顯然讚同他的說法,出列勸諫之人亦不在少數。
李世民胸口劇烈起伏,眼中怒火更甚,嗬斥道:“好一個為社稷著想!盧卿,你可知朕與楊妃相識於微時,她出身平凡,且父母早逝,入潤足坊隻為謀一份生計,何錯之有?朕意已決,今日誰也休想阻攔!”
這時,一直沉默的太子李承乾出列,躬身道:“父皇息怒。盧大人所言,確有幾分道理。兒臣以為,讓楊姑娘先暫居彆院,待查明身世、考驗品行後,再行冊封,既可堵悠悠眾口,又不負父皇心意,不知父皇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