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李世民對於太子愈發不滿。李承乾近期的表現比之魏王差了不止一籌。
看著愣神不斷的李承乾,李世民道:“太子,對於高句麗兵變之事,你如何看?”
李承乾下意識開口道:“兵變?什麼兵變?容留王打過來了?”
台下諸臣皆是無奈搖頭,王德前腳才宣讀了來自高句麗的密報。
高句麗大將軍泉蓋蘇文不滿高建武麵對大唐一直退縮的表現,竟是發動叛亂,斬殺高建武自己坐上了高句麗王位。
這太子竟然在如此重要的朝會上愣神,實在太過荒謬。
李世民閉眼深吸口氣,歎道:“魏王,你呢?你如何看?”
李泰挺直身子,道:“父皇,兒臣建議加強幽州的城守力量,做好隨時抵禦的準備。
這泉蓋蘇文是一個瘋子,隨時有可能犯邊。”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李泰的分析很到位,朝中諸臣應該都是這般想的。
李承乾看到這般場麵很是不悅,辯駁道:“高句麗設立長城,不僅僅防住了我大唐鐵騎,不也將他們自己擋住了嗎?何須擔心?”
李泰歎道:“太子,兩個月前傳回的密報中便有提及,泉蓋蘇文想要拆除長城被容留王所拒,如今泉蓋蘇文上位,這長城隨時有可能被拆除。
太子哥哥是沒有看近期的的奏折嗎?”
李承乾嘴巴張了張,一時間不知如何開口。
李世民眼睛微眯,等待著李承乾的回應。他知道李泰是故意的,可那又如何呢?
近期奏折從東宮回到禦書房以後,李世民總能看到一些不規則的墨跡,這些是怎麼造成的無需過多解釋。
李泰經常為自己送茶、送湯羹,看到這些也不算意外。
李承乾此刻心中亂如麻,不過這些奏折隻是一些瑣事彙總,並不會返回初處,也就是說這奏報隻有他和父皇可以看到。
李承乾冷哼道:“本太子兢兢業業,自是看到了,隻是這幾日太過繁忙,一時疏忽忘了。”
長孫無忌聽到李承乾的狡辯,頓時大失所望。
李世民是給李承乾承認錯誤的機會,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可已經擺在眼前的事實還在狡辯,這種人真的能治理好國家嗎?又能聽得進諫言嗎?
長孫無忌目光微微瞥了一眼魏征所在的位置,果然,魏征已經出班。
“陛下,臣彈劾太子,朝會出神,知錯不改!”
李承乾怒氣衝衝的瞪著魏征,魏征脖子一梗冷哼道:“太子莫非還要殺了老臣?若是太子有此想法,隻管來便是。”
魏征近些時日已經對李承乾失望透頂,甚至諫言李世民另立太子。
更是在奏折中揚言如今的李承乾比之秦二世之胡亥都不如。
胡亥好歹是從小就被教壞了,李承乾呢?八歲為太子,十二歲監國那是有聲有色,可如今呢?怎麼就成了如今模樣?
即便李世民再封鎖消息,李承乾做的那些事情,朝堂上的官員又有幾人不知?
若不是有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攔著,他們早已經聯合死諫廢太子了,如今的太子身上,絲毫看不出明君的模樣,讓其坐上大寶,怕是將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
更遑論李承乾那投奔突厥之言!一國之主,要去投奔庭州刺史一流,何其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