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鋒穀”中,殺聲震息,隻餘粗重的喘息和戰馬偶爾的響鼻。
一千名經曆了數日堪稱地獄磨煉的新軍,雖人人精悍之氣初顯,但眉宇間也難掩深深的疲憊。超越極限的體能消耗,讓這些鐵打的關中漢子也感到了透支。
公子欣一身玄色勁裝,立於點將台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如同剛從泥水中撈出的、卻依舊竭力挺直脊梁的士兵。
他知道,光靠嚴苛的操練和未來的裝備許諾,還不足以鑄就一支真正無敵的鐵軍。他需要注入靈魂,需要刻下烙印,更需要解決一個最現實的問題——讓這些消耗巨大的戰士,吃上肉!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公子欣的聲音並不高亢,卻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士兵的耳中,如同重錘敲擊在疲憊的心弦上。
“從今日起,爾等之名,便是‘老秦鐵騎’!”他朗聲道,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這八個字,‘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便是爾等的軍魂!是流淌在爾等血脈中的烙印!”
他停頓片刻,讓這八個字在寂靜的山穀中回蕩,深深印入士兵們的腦海。老秦人的血性與歸宿感,被這簡短的八個字徹底點燃。
“何為軍魂?”公子欣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金石之音,
“是明知前方刀山火海,亦一往無前!
是袍澤有難,縱死必救!
是守護身後渭南父老,寸土不讓!
是效忠君侯,令行禁止,生死無懼!”
他的目光掃過一張張年輕而堅毅的臉龐:
“今日之苦,是為他日戰場之上,能多一分活命的機會,多一分殺敵的力量!
今日之血汗,鑄就他日鐵騎踏破敵陣的榮光!”
士兵們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來,眼中的疲憊被一種名為“信念”的光芒取代。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和崇高使命。
“軍歌起!定我心神!”公子欣一聲令下。
在他身後,早已由蒙嫣挑選出的十餘名嗓音洪亮的親衛皆通音律),齊聲高唱。公子欣親自“譜寫”的旋律,雄渾激越,帶著一種跨越時空的磅礴氣勢,正是後世那首為李世民量身定做的《秦王破陣樂》的變調!歌詞卻被他徹底改寫:
>“西風烈,戰旗揚,
>老秦鐵騎銳無當!
>礪鋒穀中鑄肝膽,
>渭水河畔是故鄉!
>執銳披堅兮衛我疆,
>效忠君侯兮赴國殤!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雄渾的歌聲在山穀中激蕩回響,那“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副歌,被反複詠唱。
士兵們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胸膛,跟著低聲應和,一股悲壯豪邁、視死如歸的氣勢油然而生。這首歌,連同那八個字的軍魂,將成為這支軍隊永不磨滅的精神印記!
歌聲餘韻未消,公子欣的聲音再次響起,冰冷而肅殺。他命人將早已準備好的巨大木牌抬上點將台,上麵用朱砂寫著醒目的條文:
三大紀律:
1.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2.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秋毫無犯,民心所向)
3.一切繳獲要歸公!統一分配,杜絕私心)
八項注意:
1.說話和氣;軍民魚水)
2.買賣公平;市易無欺)
3.借東西要還;信義為本)
4.損壞東西要賠;責任擔當)
5.不打人罵人;軍紀嚴明)
6.不損壞莊稼;護民根本)
7.不調戲婦女;德行之基)
8.不虐待俘虜!瓦解敵誌)
這來自未來的、凝聚著樸素真理和強大組織力的軍紀,被公子欣以最直接的方式,刻在了這支秦朝鐵騎的骨頭上!
“此乃鐵律!
刻石銘記!
觸犯者,無論何人,軍法無情!”
公子欣的聲音斬釘截鐵,
“記住!你們是‘老秦鐵騎’,是守護渭南、效忠君侯的利刃!
不是流寇!
不是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