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城的“沙海淘金”與“以工代賑”策略,如同一台精密的織機,將洶湧而至的流民潮迅速梳理、整合,編織進新秦這台日益龐大的戰爭機器與社會肌體之中。效率與活力,成為這座塞外孤城最鮮明的注腳。
術業專攻,各展其能:
匠作轟鳴,墨道昌盛:墨家钜子坐鎮的匠作區,規模已擴張數倍。新吸納的工匠們在分類分級製度下,各司其職,熱情高漲。
水力鍛錘的轟鳴晝夜不息,流水線上,製式環首刀、矛頭、箭鏃尤其是專為守城巨弩打造的巨型弩矢)如同溪流般產出。皮甲坊內,硝煙彌漫,熟練的皮匠將處理好的皮張與鐵匠坊送來的劄甲組件鉚合,一件件防禦力可觀的皮鐵複合甲迅速成型。
更有專門的工坊負責打造棱堡所需的特殊構件、組裝調試巨大的配重式拋石機“回回炮”雛形),以及提煉、分裝用於守城的火油和刺激性毒煙粉末。那位來自齊國的機關老匠,正帶著一群年輕墨家弟子,在保密工坊內日夜攻關,試圖將公子欣提出的“連弩”概念變為現實。
農苑新綠,希望萌芽:城外新辟的廣袤農苑,在農家“大農師”和江南稻農的帶領下,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耐寒的“寒粟”已出苗整齊,在寒風中頑強生長;“沙麥”也在貧瘠的沙壤中紮下深根。最引人注目的是幾處巨大的、覆蓋著厚厚草簾的“溫室”。裡麵,來自江南的農人正小心翼翼地照料著珍貴的“占城稻”秧苗,記錄著溫度、濕度的變化。
雖然前景未知,但這代表著定遠城在糧食自給道路上最關鍵的探索。
牲畜圍欄內,牛羊成群,“淨牲司”的弟子們在王德等老師傅的監督下,手法日益嫻熟地進行著“改良”手術,確保畜群健康繁衍。空氣中彌漫著新翻泥土的氣息和牲畜的膻味,這是生存的希望。
軍營肅殺,鐵血淬鋒:項離主持的軍營,殺伐之氣衝天。新編入的輔助兵團士兵,在老秦兵和鳳鳴營骨乾的帶領下,進行著地獄般的操練。
隊列、格擋、突刺、陣型變換……汗水浸透了粗麻軍衣,在寒風中迅速結冰,但無人敢懈怠。
新組建的“神射營”在幾位趙國老兵的指導下,練習著步射、騎射,箭矢破空聲不絕於耳。城外廣闊的戈壁灘上,老秦騎兵正在進行高強度的騎術、騎射和衝擊訓練,馬蹄踏碎凍土,卷起漫天煙塵。
項離如同鐵塔般矗立在點將台上,目光如電,吼聲如雷,任何一絲懈怠都會招致嚴厲的懲罰。所有人都明白,嚴酷的訓練,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血戰中活下來!
內政中樞,高效運轉:明政殿偏廳,成了定遠城的心臟。蒙嫣坐鎮中樞,統籌全局。錢先生和手下新提拔的“計吏”、“倉監”們,高效地處理著海量的物資調配、戶籍登記、工分核算。
巨大的木板上,不同顏色的標記實時更新著各區域的物資消耗、人力分配、工程進度。得益於新吸納的文吏人才,原本混亂的內政變得井井有條,確保了這座龐大機器的高效運轉。
醫館內,新加入的醫官和藥丞們,正帶領學徒加緊炮製草藥,縫製繃帶,訓練擔架救護,為即將到來的殘酷守城戰做著醫療準備。
沙海遺珠,秦星初現:
在高效運轉的人才篩選中,幾顆被曆史塵埃暫時掩蓋的“星辰”,悄然在定遠城嶄露頭角,引起了公子欣和核心層的注意。
1.“計然策士”陳平?一名自稱來自陽武戶牖鄉、名叫“陳平”的落魄士子,在文吏考核中表現出了驚人的籌算能力和對人心世故的洞察力。他提出的幾條關於優化“工分”兌換比例、刺激特定技能工坊產出效率的建議,讓錢先生眼前一亮,直呼“精妙!”。
更令人側目的是,當王五的“蛛網”例行審查時,此人麵對盤問,對答如流,眼神中帶著一種與其落魄外表不符的、洞悉一切的淡然和狡黠。他聲稱家鄉遭災,活不下去,聽聞定遠“唯才是舉”,故來投奔。
公子欣收到王五的密報,看著“陳平”二字,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陽武陳平……毒士?有意思。先放在錢先生手下,管好他的賬目。讓‘蛛網’盯緊點,看看這條‘毒蛇’,是真來取暖,還是另有所圖。”
2.“儒門通儒”叔孫通?一名年約四旬、穿著洗得發白的儒生袍服、自稱“叔孫通”的讀書人,在流民登記時引起了小轟動。他不僅通曉詩書禮儀,更對周禮、秦製乃至各種雜家學說都頗有涉獵,談吐不凡。
負責登記的文吏不敢怠慢,立刻上報。蒙嫣親自接見,考校其學問。叔孫通對答如流,尤其對“定禮儀、明尊卑”之道闡述精微。他直言:“暴秦苛法,禮崩樂壞。
今觀定遠,雖處戎狄之地,然君侯建製,井然有序,軍民同心,實乃再造禮樂之基!通願效犬馬之勞,為定遠定禮法、正名分、聚人心!”公子欣聞報,略一沉吟:“叔孫通……後世漢家禮儀的奠基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人雖善變通,但於建製之初,確有大用。讓他先去草擬一套適合定遠現狀的、簡單實用的‘軍功授爵’和‘日常行為’禮儀規範,先從軍中試行。”
3.“隱墨巧匠”與“百工奇才”:除了陳平、叔孫通這類“名人”,更多擁有真才實學的技術人才被發掘:一位自稱祖傳手藝的工匠,複原出了失傳的“夾鋼”鍛造法,顯著提升了兵刃的韌性和鋒利度;
一位來自巴蜀的匠人,改進了水輪傳動結構,提升了水力工坊的效率;一位精於勘探的老礦工,在定遠城附近的山脈中,發現了一處易於開采的小型露天煤礦石炭)!這無疑是對燃料短缺的巨大緩解!墨家钜子如獲至寶,立刻組織人手進行開采試驗。
“淨牲司”的擴張與示範效應:
王德領銜的“淨牲司”已成了定遠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是公子欣“人儘其才、物儘其用”理念的最佳廣告牌。他們的工坊規模再次擴大,不僅處理定遠自產的牲畜,甚至開始承接附近歸附小部落的“業務”,收取費用或換取皮毛、肉食。
豐厚的收入、穩定的生活、以及那份被需要的“專業尊嚴”,讓這些曾經的宮廷邊緣人充滿了乾勁。他們帶出的徒弟已能獨當一麵,“淨牲司”的技術標準甚至開始向外輸出。他們的存在,無聲地告訴每一個新來的流民:在定遠,隻要你有手藝、肯出力,就能活得像個“人”!
壓力下的繁榮與深藏的隱憂:
定遠城在流民潮的衝擊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爆發出驚人的韌性與活力,如同一株在戈壁狂風中頑強生長的胡楊。
人口激增帶來了勞動力紅利,各類工坊產能飆升,農苑開墾麵積擴大,軍營兵源得到補充。整個城池籠罩在一種緊張忙碌卻又充滿希望的氛圍中。
然而,巨大的壓力依然如影隨形:
糧食!
依舊是懸在頭頂的利劍。新增人口的消耗是天文數字。城外農苑的產出遠水難解近渴。“鋒矢”小隊劫掠和狩獵的收獲越來越不穩定。蒙嫣的臉色日益凝重,不得不進一步壓縮口糧配給,優先保障軍隊和核心工匠。
物資!鐵料、銅料、硝石、硫磺、布匹、藥材…戰爭消耗品的儲備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雖然新發現的煤礦緩解了燃料壓力,但其他關鍵物資的短缺依舊致命。
內部隱患!大量新人的湧入,雖經嚴格甄彆,但難保沒有秦廷或趙高派來的高級細作潛伏。陳平這類目的不明的大才,更是需要時刻警惕。蒙嫣和王五的神經從未放鬆。
大戰臨近!秦軍十五萬大軍集結的消息不斷傳來,前鋒探馬已出現在定遠城數百裡外。戰爭的陰雲,正以泰山壓頂之勢,緩緩逼近這座在流民潮中奮力崛起的孤城。
公子欣站在加固後的城牆上,望著城外生機勃勃又隱含危機的景象,目光深邃如淵。陳平的到來,叔孫通的投效,煤礦的發現…這些看似意外的收獲,是命運的眷顧,還是風暴前的點綴?
他深吸一口帶著寒意的空氣,聲音低沉而堅定:
“群賢畢至,雛鳳初鳴…好兆頭!
然,雛鳳欲鳴九天,必先浴火!
讓秦軍的血與火,來淬煉我新秦的筋骨與魂魄吧!
傳令全軍:備戰!迎敵!”
定遠城這台吸納了無數新鮮血液、整合了各方英才的戰爭機器,在生存的壓力與強敵的威脅下,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它的命運,將在不久之後,迎來最殘酷也最輝煌的審判!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