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的工業賬冊像本“百工全書”:“全年產曲轅犁5萬具銷關中2萬)、連弩8萬具含折疊弩3萬具,單兵可攜)、鐵鍋15萬口供西疆10萬、關中5萬);
新造‘水力設備’300台鍛錘100、鋸木機80、磨麵機120),替代人工人,煤耗降3成。”
技術突破:“墨家造‘高爐煉鐵’,日產鐵3000斤比舊法高5倍),鐵純度達90可造箭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輸家改‘織布機’,女工日產布5尺舊法2尺),細毛錦緞年產5萬匹,呂雉商隊說‘鹹陽貴族搶著訂’。”
定遠主城蕭何主理)
蕭何的算盤打得劈啪響:“主城人口增至15萬秦民8萬、新戶7萬),市集商鋪500間,月均交易額800萬錢商稅80萬錢)。
治安:王五的‘巡捕隊’全年破案320起盜案200、欺市120),破案率95,百姓說‘夜不閉戶也安心’;
基建:新修磚路50裡、排水渠30裡,雨天積水不超1時辰;建‘菜鳥營新營’,可容5000人訓練,床榻、武器架全用巧成城新料;
戶籍:新增秦籍3萬戶含混血兒家庭1.2萬戶),均發‘秦籍證’,享受‘生娃賞田’政策。”
三、百業功報:技通百行,利澤萬民
農業農家張小三)
張小三的手還沾著泥,賬冊上卻寫得工整:“推廣‘耐鹽麥’‘西域粟’等新種10萬畝,增產糧食30萬石;
教新戶‘三圃製’一區種麥、一區休耕、一區種豆),土地肥力提升2成;農科學生300人,已在各城開‘農技站’,手把手教堆肥、選種,新戶稱‘比親爹還耐心’。”
工業墨家公輸家)
張衡展示新設備圖紙:“‘風車灌田機’造500台,灌溉麵積10萬畝,節水40;
‘煤窯深井法’推廣後,日產煤2000擔夠巧成城工坊用3日),煤價降3成;‘陶管排水’技術用在潤疆城,鹽堿地改良速度快1倍。”
商業呂雉商隊)
呂雉的商路圖鋪了半張案:“全年商隊120支,行程50萬裡,打通‘定遠—安息’商路耗時3月),
運回香料10萬斤、寶石500斤,賣出鐵鍋8萬口、彩布15萬匹,純利3000萬錢繳商稅300萬錢)。
創新:用‘商票’替代銅錢巧成城印,可在各城兌換),大額交易效率提10倍;
雇工:商隊雇西域向導500人,月薪300錢同秦人工價),說‘跟著大秦商隊比當部落首領強’。”
醫療醫官李老三)
李老三的藥箱就放在腳邊:“建‘醫館’20處,培養‘民醫’500人會治常見病、外傷);編《西域草藥圖》,收錄50種西域藥材如‘雪蓮治凍傷’);
全年診病8萬人次,疫病僅2起均為風寒),治愈率98;馬醫館治好病馬3萬匹,挽回損失超百萬錢。”
教育扶蘇田恒)
田恒的課本上滿是批注:“各城學堂80所,學生1.5萬人,均學簡體字、阿拉伯數字;編《西疆課本》,
收錄‘張小三開荒’‘阿木從軍’等故事,學生能背‘少年強則國強’者占80;‘童子班’710歲)學珠算,最快者能算‘1000x500=’,比賬房還快。”
尾聲:數字背後,是西疆的心跳
彙報至深夜,議事堂的銅燈映著滿案的數字:320裡疆土、120萬畝新田、28萬匹良馬、15萬口鐵鍋、3000萬錢商利……這些數字背後,
是趙括護糧時磨破的手掌,是張小三改良鹽堿地時曬脫的皮,是阿木斬敵時染血的軍甲,是新戶婦人給孩子縫的第一塊秦布。
贏欣望著窗外,定遠的燈火已漫至天際,潤疆城的打穀聲、天駟城的馬嘶、巧成城的錘響,混著議事堂的呼吸,彙成西疆的心跳。
“五年計的第二年,”他拿起朱砂筆,在地圖上添了句注,“數字會老,土地會長,人心會更燙。”
蒙嫣懷裡的贏澤,不知何時已睡著,小拳頭卻攥著塊西域軟玉,玉上的“澤”字,在燈下發著暖光——像這片土地上,無數正在生長的希望。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