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盼新計:潤疆老農備新種,鹹陽小販盼商規
——大秦第二個五年計劃·民生領域綱領與目標
章台殿的側殿裡,贏欣引著兩位特殊的“客人”—
—潤疆老農張小三和鹹陽小販趙貨郎,站在嬴政麵前。
張小三懷裡揣著半袋波斯麥種子,麥粒沾著潤疆的沙土;
趙貨郎手裡攥著磨得發亮的公平秤,秤杆上還留著去年被地痞砸過的裂痕。
兩人雖局促,卻眼神發亮,手裡的東西,正是大秦百姓對第二個五年計劃最樸素的期盼。
“陛下,”張小三先開口,粗啞的聲音帶著對土地的敬畏,
“去年種波斯麥,畝產5.8石,比老粟米多收兩石,
俺想今年多種10畝,可俺們村老農學不會堆肥,怕新種長不好;
還有,冬天的暖棚不夠,麥苗怕凍——俺們老農盼新計,就盼能有好技術、好保障,讓新種多收糧。”
趙貨郎也趕緊接話,指了指秤杆的裂痕:
“陛下,去年俺在市集擺攤,地痞收‘保護費’,
商稅有時還亂加,俺賺的錢不夠填坑。
俺們小販盼新計,就盼商規透明點、攤位安穩點,彆讓俺們辛苦錢打水漂。”
嬴政看著兩人手裡的種子和秤,對贏欣道:“二五計的根在百姓,
老農的新種、小販的商規,就是最該優先定的綱領。
你把民生領域的綱領和目標,跟他們說清楚,
也讓全大秦百姓都知道,朝廷的計劃,是為他們定的。”
一、潤疆老農的新種期盼:以“新種普及+技術護航+收益保障”為綱領,讓每寸土地多產糧
贏欣展開“農業民生綱領圖”,紅色標注的“新種推廣區”覆蓋西域、
北境、嶺南,他指著潤疆的區域,對張小三道:
“大爺,朝廷為老農定的綱領,就三個字——‘種得好、收得多、得實惠’。
具體目標分三年落地,全圍著您手裡的新種轉:”
一)核心綱領
以“新種為核心、技術為支撐、補貼為保障”,
實現“全疆新種覆蓋率80、畝產平均提1石、老農收入翻1.5倍”,
讓百姓從“吃飽”到“吃好”,從“靠天吃飯”到“靠技增收”。
二)三年量化目標
1.新種普及:讓每個老農都能種上高產種
首年二五計第1年):在潤疆、北境、嶺南推廣波斯麥200萬畝、
占城稻150萬畝、抗寒麥100萬畝,每郡設5個“新種發放點”,
像您這樣的老農,憑戶籍就能領3斤免費種子,種滿10畝再補5石粟米。
次年二五計第2年):新增“西域棉”“遼東粟”等新作物5種,在全疆建100個“新種試種站”,
您要是種出畝產超6石的波斯麥,朝廷還會賜“農模”稱號,送您一套新犁。
第三年二五計第3年):實現“一郡一特色種”——潤疆主種波斯麥,
嶺南主種占城稻,北境主種抗寒麥,遼東主種漁稻,新種覆蓋率從現在的30提至80,再也不用守著老粟米餓肚子。
2.技術護航:讓老農會種、種得好
首年:每個村設1所“農技學堂”,派1名農科學生駐村,
教您“堆肥法”麥糠+牛羊糞=肥田寶)、“灌溉術”高壟種麥防爛根),
學堂還會編“圖文版農技手冊”,不認字也能看著學。
次年:在潤疆、北境各建50個“暖棚示範村”,像您擔心的麥苗防凍問題,朝廷會送“預製暖棚模塊”,
拚起來就能用,冬天能保麥苗存活率90以上,比舊土棚強三倍。
第三年:墨家會幫每個村配1台“風車水車”,您種10畝波斯麥,
以前要5個人挑水,現在1台水車就夠,省出的力氣還能多墾2畝地。
3.收益保障:讓老農種得值、有奔頭
首年:試種新種的農戶,每畝補1石粟米,
收糧後朝廷會派“官糧收購隊”上門,不壓價、不克扣,
波斯麥1石能換30錢,比賣老粟米多賺10錢。
次年:成立“老農互助社”,您要是缺耕牛、缺種子,
能跟互助社借,利息隻收1成,半年內還清就行,再也不用求地主借糧。
第三年:實現“種糧有保險”——要是遇沙暴、雪災,
朝廷會按減產比例補糧,比如您種10畝波斯麥,減產5成就能補25石,絕不讓辛苦一年白忙活。
張小三聽得眼睛發亮,捧著種子的手都在抖:“這麼說,
俺今年種10畝波斯麥,不僅有學生教技術,還能領補貼?
冬天的暖棚也不用愁了?”
贏欣笑著點頭:“不僅如此,明年您要是種得好,
還能去鹹陽參加農模表彰,跟陛下一起吃新麥餅!”
嬴政補充道:“這些目標,都由陳農官盯著,
誰要是敢克扣種子、耽誤暖棚建設,朕斬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鹹陽小販的商規期盼:以“商規透明+經營保障+成長支持”為綱領,讓每個小販能安穩賺錢
贏欣又展開“商業民生綱領圖”,藍色標注的“便民市集”“商規公示點”遍布關中、西域,
他指著鹹陽的市集區域,對趙貨郎道:“小哥,
朝廷為小販定的綱領,也是三個字——‘賣得穩、賺得多、有奔頭’。
三年目標全圍著您手裡的公平秤轉,再也不讓地痞欺負您:”
一)核心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