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誓師:百官百姓共立誓,二五計啟新程
阿房宮玄鳥殿前的廣場上,晨光漫過鎏金殿頂,
落在密密麻麻的人群裡——前排是玄甲整齊的十大軍團將士,英布的甲胄映著朝陽,項羽的佩劍懸著狼皮;
中間是各郡百姓代表,潤疆老農張小三捧著新麥種,鹹陽小販趙貨郎攥著公平秤,西域阿木抱著兒子嬴疆的簡體字課本;
後排是農墨醫商各部首領,陳農官扛著波斯麥樣本,張衡推著連弩車模型,老吳背著藥箱。
廣場中央的高台上,立著“大秦二五計綱領碑”,
朱紅大字刻著“拓土三千裡,民生千萬家”,在風裡透著滾燙的期許。
當嬴政身著玄色常服,未戴帝冕,隻係著西域墨玉帶走出殿門時,
廣場瞬間靜了,連風吹過玄鳥旗的獵獵聲都似輕了幾分。
他沒有直接上高台,而是繞著人群走了半圈,
走到張小三麵前,指尖碰了碰他懷裡的麥種:
“老張,去年的波斯麥,家裡夠吃了嗎?”
張小三慌忙躬身,聲音發顫卻響亮:
“夠!
夠!
去年收了50石,還存了20石,今年想多種10畝,
跟著朝廷的二五計,再賺些錢給娃蓋磚房!”
嬴政又走到趙貨郎身邊,看著他手裡的公平秤:
“趙小哥,去年的商規改了,擺攤還受氣嗎?”
趙貨郎挺直腰杆:
“不受氣了!商稅透明,還有士兵護著,
去年賺的錢比前年多兩倍,今年想跟商隊去西域,賣鹹陽的布!
最後,他停在英布和王翦麵前,拍了拍兩人的肩:
“你們的軍團,開春就能出征了?”
英布按劍躬身:
“末將的第一軍團,連弩車、戰馬都備齊了,
就等陛下一聲令下,直取紫河!”
王翦也道:
“老臣的第六軍團,填沼澤的木架、抗寒的冬衣都夠了,開春就去掃烏桓!”
嬴政笑著點頭,轉身走上高台,目光掃過廣場上的每一張臉—
—有老農的皺紋,有小販的笑臉,有士兵的銳氣,有工匠的專注。
他抬手示意,廣場徹底靜了,隻有風卷著綱領碑上的字,落在每個人心裡。
一、憶一五:百姓的日子,就是大秦的底氣
“五年前,朕站在鹹陽城頭,看見的是流民滿街、
糧荒四起——關中的農夫吃草根,西疆的牧人被匈奴搶,鹹陽的小販怕地痞。”
嬴政的聲音透過銅製擴音筒,傳遍廣場每個角落,
帶著對過往的感慨,卻更滿是對現在的驕傲,
“可現在呢?”
他指向張小三,聲音提了幾分:
“老張去年收了50石波斯麥,再也不用餓肚子;
阿木的兒子嬴疆,能在學堂認秦字,不用像他爹以前那樣當奴隸;
趙小哥擺攤能賺錢,不用怕地痞欺負——這些不是朕一個人的功勞,是你們每個人乾出來的!”
“陳農官帶著你們種新麥,張衡幫你們造水車,
老吳給你們治病,英布、王翦幫你們守疆土,
還有你們自己——老張起早貪黑種地,趙小哥風裡雨裡擺攤,
士兵們流血打仗,這才讓大秦有了今天:
拓疆3000裡,糧儲3000萬石,百姓能吃飽、能穿暖、能讀書!”
廣場上響起掌聲,張小三用力拍著巴掌,嬴疆抱著課本,
跟著喊“大秦好”,聲音奶氣卻響亮。
嬴政等掌聲歇了,又道:“但朕知道,你們還盼著更多—
—老張想多種麥,趙小哥想做更大的生意,士兵們想把疆土推得更遠,
西域的人想跟大秦的商隊做買賣,遼東的人想吃到關中的糧。
所以,朕要跟你們一起,開啟第二個五年計劃!”
二、明二五:每個人的盼頭,都是大秦的目標
“二五計的目標,朕不說虛話,就說你們能摸到、能享到的!”
嬴政伸手指向綱領碑,一字一句道,
“第一,疆土要更寬——英布要帶軍團西擊安息,把商路通到波斯灣,讓大秦的鐵鍋能換安息的香料;
王翦要帶軍團東拓遼東,把漁鹽運到關中,讓你們冬天也能吃到鮮魚;
五年後,大秦的玄鳥旗,要插在貝加爾湖、插在波斯灣!”
廣場上的士兵們齊聲喊“願隨陛下拓疆土”,聲浪撞得殿頂的琉璃瓦微晃。
嬴政笑著擺手,又道:
“第二,日子要更好——陳農官會教你們種更多新麥,波斯麥、占城稻,讓每家都有存糧;
張衡會幫你們造更多水車、暖爐,讓種地不費力,冬天不挨凍;
老吳會在每個村設醫館,讓你們生病不用跑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