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俺們部落的人冬天沒事乾,正愁沒糧呢!
俺帶五十個族人來幫忙,保證把糧食送到項將軍手裡!”
很快,運糧隊就組建起來了:
兩百輛木橇,每輛由兩匹雜交馬牽引,配上兩個秦兵和一個鮮卑人——秦兵負責清點糧食,
鮮卑人熟悉雪地路況,還能在木橇陷進雪窩時幫忙鏟雪。
趙括特意讓人給每個隊員發了“雪地三件套”:
羊毛護膝、防滑靴、能遮住口鼻的厚圍巾,都是老吳的醫官隊按北境嚴寒標準準備的。
“出發前再檢查一遍糧袋!”
趙括挨個查看木橇,把沒紮緊的麻袋重新係好,又在每個麻袋上貼了張紙條,寫著
“第二軍團軍糧,編號xxx”,
“記住,到了前線,要跟項將軍的軍需官對編號,少一袋都要查清楚!”
二、雪地行軍:防雪崩,避冰裂,損耗低得驚人
運糧隊出發的第二天,就遇到了麻煩。
克魯倫河支流的冰麵突然裂開一道縫,一輛木橇的前輪差點掉進去,嚇得拉橇的馬直打響鼻。
鮮卑人阿古拉眼疾手快,一把拽住馬韁繩,對趙括喊:
“這冰太薄,不能走!
得繞路從上遊的冰橋過!”
趙括趕緊讓人停下,親自去探路。他趴在冰麵上聽了聽,
冰下傳來“哢嚓”的裂冰聲,果然不結實。
“聽阿古拉的,繞路!”
他果斷下令,“雖然要多走十裡,但安全第一,彆讓糧食掉進冰窟窿裡。”
繞路的時候,雪越下越大,能見度不足五尺。
趙括讓人每隔五十步插一麵紅旗,後麵的木橇跟著紅旗走,免得迷路。
有個年輕的秦兵小石頭,凍得嘴唇發紫,還在堅持給糧袋蓋防水布怕雪滲進麻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括走過去,把自己的厚圍巾摘下來給他戴上:
“暖和點不?
這布得蓋嚴實了,雪化了滲進糧食裡,就成黴米了。”
小石頭搖搖頭,把圍巾還回來:
“校尉,俺年輕,扛得住!
您是領頭的,可不能凍著。”
趙括笑著按住他的手:
“拿著!
咱們是兄弟,就得互相照應。
等把糧送到了,項將軍賞的肉乾,多分你兩塊。”
走了七天七夜,終於快到前線了。
這天傍晚,隊伍剛翻過一個山坳,突然聽見“轟隆”一聲——是雪崩!
雖然離得遠,但飛濺的雪塊還是砸向了最後幾輛木橇。
阿古拉大喊:“快把木橇往旁邊的岩石後推!”
趙括第一個衝過去,和士兵們一起推木橇。
雪塊砸在岩石上,濺起漫天雪粉,好在木橇都護住了。
等雪崩停了,趙括趕緊檢查糧袋,發現隻有一輛木橇的麻袋被雪塊砸破了個小洞,灑出來的粟米還不到一鬥。
“趕緊補!”
趙括讓人拿出備用的麻布和麻繩,親自蹲下補麻袋,
“把灑出來的糧食掃起來,裝在小布袋裡,彆浪費了。”
老王在旁邊記賬,看著那小半袋糧食,忍不住說:
“趙校尉,這點損耗,在北境運糧裡根本不算啥,
以前的運糧隊,遇到雪崩至少要丟十幾石。”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