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旱天隻能看著苗死,要是早有這水車,也不用餓肚子了!”
接下來的幾天,風車水車成了試種田的“寶貝”——白天靠風吹,水管不停抽水;
晚上風小,小李師傅又改良了“腳踏水車”,幾個人輪流踩,照樣能灌田。
張小三每天天不亮就去田裡,查看麥苗長勢,
記錄澆水次數,手冊上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三月初十,澆兩桶水,苗高一寸;
三月十二,風大,蓋駱駝刺,澆三桶水……”
有天夜裡,突然下了場小雨,張小三擔心麥苗被淹,
冒雨跑到田裡,卻看見王大伯和阿木已經在田埂上挖排水溝了。
“小三,你放心,俺們守著田呢!
這波斯麥是好種子,可不能讓水淹了!”
王大伯的聲音在雨裡傳得老遠,張小三心裡暖烘烘的,也跟著挖起溝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長勢喜人:麥穗飽滿,農夫盼豐收
初夏的潤疆,試種田的波斯麥長得比人還高,
金黃的麥穗壓彎了麥稈,風一吹,麥浪翻滾,連空氣裡都飄著麥香。
陳農官特意從鹹陽趕來,蹲在田裡搓出一粒麥粒,
放在嘴裡嚼了嚼,笑得眼睛都眯了:
“小三,好樣的!
這麥粒比安息的還飽滿,一畝最少能收五石,比粟米高五倍!”
王大伯拉著陳農官,指著麥田裡的風車水車:
“農官大人,這全靠小三和這好設備!
以前俺們種粟米,累死累活才收一石,現在坐在田埂上看風車轉,
就能收五石,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小李師傅也湊過來,手裡拿著個新的水車圖紙:
“陳大人,俺們又改良了風車,能抗大風,還能儲存水,
以後就算沒風,也能用水庫裡的水澆田!”
西域歸附的農夫們也都圍過來看,阿木摸著麥穗,激動地說:
“俺要寫信給安息的家人,讓他們也來潤疆!
這裡有好種子、好水車,還能吃飽飯,比在安息強十倍!”
張小三看著眼前的景象,突然覺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剛從學堂畢業時,他還擔心自己不懂種地,
現在不僅種出了高產的波斯麥,還幫潤疆的農夫解決了缺水難題。
他從懷裡掏出手冊,在最後一頁寫道:
“潤疆試種成功,波斯麥一畝收五石,風車水車管用,農夫歡喜。”
四、推廣盼未來:糧安潤疆,助力二五計
試種成功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潤疆,周邊農站的人都來流沙農站學習,
張小三成了“小老師”,教大家怎麼播種、怎麼用風車水車,
王大伯則教大家怎麼防風沙、怎麼改良沙地,
小李師傅忙著組裝新的水車,農站裡熱鬨得像過節。
陳農官給鹹陽寫了奏折,裡麵說:
“潤疆波斯麥試種成功,畝產五石,風車水車可推廣,
年內計劃擴種兩千畝,潤疆糧儲可增一萬石,能養活五千人。”
嬴政看到奏折,立刻下旨:“墨家工坊加造風車水車,
農科站派學生赴各農站教學,務必讓潤疆百姓都種上波斯麥,吃上飽飯。”
秋天收割時,試種田的波斯麥收了整整一百石,
張小三和農夫們一起打麥、磨麵,用新麥粉做了麥餅,
分給農站的人、墨家工匠,還有周邊的西域部落。
阿木捧著熱乎的麥餅,對張小三說:
“小三兄弟,明年俺們部落也種波斯麥,
還要學做水車,讓潤疆的沙地都變成良田!”
張小三望著遠處正在安裝的新水車,心裡滿是期待——他知道,
這隻是潤疆農作革新的開始,以後還會有更多的波斯麥、更多的風車水車,
還會有陳農官說的“占城稻試種”,潤疆會變成大秦的“西部糧倉”,為二五計的“糧安大秦”添上最堅實的一筆。
風又吹過麥田,麥垛旁的風車緩緩轉動,
水管裡的清水流淌,映著農夫們的笑臉。
張小三握緊手裡的播種手冊,仿佛看到了明年潤疆的景象:
無邊無際的波斯麥田,風車隨處可見,百姓們忙著收割,
再也不用怕風沙、怕缺水,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豐收的喜悅——這,
就是他想要的潤疆,也是大秦二五計裡,最溫暖的“糧安”圖景。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