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骨趕緊牽住馬繩,律蒙扶著犁把,馬一拉,新犁果然穩穩前進,
雖然有點歪,卻成功耕出了一道犁溝,丁零人頓時歡呼起來。
可剛耕了半畝地,意外發生了——一塊埋在凍土下的石頭卡住了犁鏵,
犁架晃了晃,寒鐵犁鏵沒卷刃,卻把犁轅的木銷震鬆了。
曹平趕緊跑過去,從工具包裡掏出新的鐵榫卯,三兩下就把犁轅修好:
“沒事!
這鐵榫卯比木銷結實,以後遇到石頭,先把犁抬起來,彆硬耕!”
律蒙看著曹平熟練的動作,感慨道:
“你們墨家的人真厲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僅會造犁,還會修,比俺們的薩滿還‘能’!”
三、學用新農具:從“好奇”到“依賴”
接下來的日子,北境的開荒點熱鬨起來。
丁零人跟著曹平的學徒學用曲轅犁,一開始還有人怕累、怕學不會,
可看到阿骨半天就學會了,還能幫著教彆人,大家都動了心。
巴圖丁零獵手)以前最抵觸新農具,覺得“打獵比種地痛快”,
可試了一次曲轅犁後,就再也離不開了:
“這犁比拉弓省勁,一天耕三畝地,比打三隻鹿還管用,
秋天收了麥,能換十張虎皮!”
董翳看著丁零人熟練地扶犁耕地,笑著對張衡派來的信使說:
“多虧了這曲轅寒鐵犁,兩百畝麥田的目標,半個月就能完成!
陳農官送的波斯麥種,再過十天就能播,今年北境肯定能豐收!”
信使還帶來了好消息:
巧成城墨家工坊已經開始批量造曲轅犁,除了北境,
還要送兩百台到潤疆,幫著那裡的農夫耕沙地;
張衡還改良了“播種器”,能跟著犁一起走,
一邊耕一邊播,比人工撒種均勻,還省種子。
律蒙聽說還要送播種器,趕緊讓阿骨給張衡寫了封信用剛學的秦字):
“張衡先生,謝謝您的新犁!
俺們丁零人會好好種地,秋天收了麥,給您送新麥餅!
還想要播種器,俺們學東西快!”
四、新農具助糧安:凍土變良田,協同譜新篇
春播結束時,貝加爾湖以南的兩百畝波斯麥田綠油油一片,
曲轅寒鐵犁還幫著丁零人耕了五十畝苜蓿地,用來喂牛羊。
曹平要回巧成城了,律蒙帶著丁零人來送他,手裡捧著一包新磨的麥粉,還有一把用寒鐵邊角料做的小刀:
“曹平兄弟,這麥粉是用新犁耕的地種的,您帶回去給張衡先生嘗嘗;
這小刀是俺們自己做的,雖然不如寒鐵犁鏵,卻是俺們的心意。”
曹平接過麥粉和小刀,眼睛有點紅:
“律蒙大叔,俺們還會來的!
秋天俺們送播種器來,再教你們做‘脫粒機’,收麥更省勁!”
董翳站在麥田邊,望著綠油油的麥苗,對身邊的副將說:
“你看,這就是農墨同心——墨家造農具,農科送種子,
咱們幫著開荒,丁零人出力,缺了誰都不行。
二五計的‘糧安大秦’,靠的就是這種協同!”
副將點頭:“是啊,以前北境靠打獵過活,現在有了新犁、新種子,
能種麥、能喂牛羊,再也不用怕冬天沒糧了。
以後誰再說北境是‘不毛之地’,俺就帶他來看這麥田!”
巧成城的墨家工坊裡,張衡正對著新的“脫粒機”圖紙琢磨,
曹平帶回的麥粉被做成了麥餅,分給工匠們吃。
張衡咬著麥餅,看著窗外批量生產的曲轅犁,笑著說:
“這麥餅比鹹陽的還香!新農具就是給百姓的‘武器’,
不用打仗,卻能讓凍土變良田,讓大家吃飽飯,這比連弩車還管用!”
風掠過北境的麥田,麥苗輕輕晃動,曲轅犁靜靜地靠在田埂邊,
等待著秋天的豐收。
丁零人、秦軍士兵、墨家工匠、農科學生,因為這新農具,
因為對好日子的期待,緊緊連在一起,為大秦二五計的“糧安”,
為北境的安穩,埋下了最堅實的種子。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