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拉欣卻沒驕傲,
晚上在夜校把這事寫成文書,
記在“部落大事冊”上,
旁邊寫著“遇政令不明,
查文書為據”,
教其他新戶遇到類似情況該咋辦。
趙書先生看著他的記錄,
對李墨說:
“伊布拉欣這孩子,
不僅認了字,
還懂了‘規矩’,
知道用文書、政令辦事,
這才是合格的村吏。”
李墨點頭,
望著夜校的燈火:
“識字隻是基礎,
能用知識護自己、幫彆人,
才是真成果。
這就是陛下推廣識字的本意——
讓每個百姓都懂規矩、守本分,
部落才能穩。”
三、考核當選:100字定資格,辦實事得人心
月底考核這天,
議事氈房裡擠滿了人。
考核分兩關:
第一關認100個字,
第二關寫“部落糧賬”文書。
伊布拉欣第一個上場。
趙書先生指著木板上的字:
“‘糧’‘稅’‘令’‘賬’‘訴’……”
伊布拉欣張口就答,
連生僻的“稟”“牘”都沒說錯,
西域文翻譯也準確無誤。
“第一關過!”
趙書高聲宣布,
人群裡響起掌聲。
第二關寫文書,
伊布拉欣拿起毛筆,
在麻紙上寫下:
“黑沙嶺部落八月糧賬:
總存波斯麥520石,
新戶20家,
每戶領25石,
餘20石存糧庫;
苜蓿種30斤,
全部分完。
經辦人:伊布拉欣。”
字跡工整,
數字清晰,
還畫了個小小的糧庫插圖。
李墨和哈力克湊過來,
看完都點頭:
“寫得好!
清楚、規範,
比老村吏寫的還周全!”
接下來,
馬蘇德和另外兩個新戶也過了考核,
四人站成一排,
由部落全體農戶投票。
哈力克長老先說:
“選村吏,
不光看識字,
更看能不能辦事。
伊布拉欣幫咱們退過糧、避過坑,
還教大家認政令,
俺選他!”
“俺也選伊布拉欣!”
“他辦事公道,
俺信他!”
新戶們紛紛舉手,
老秦戶也跟著投了票——
上次伊布拉欣幫老秦戶王大叔看農書,
解決了堆肥燒苗的問題,
大家都記著他的好。
最終,
伊布拉欣以全票當選村吏。
李墨親手把“村吏印”交給她,
印上刻著“黑沙嶺村吏”,
還有一粒小小的波斯麥圖案:
“伊布拉欣,
這印代表責任,
要為部落辦事,
為新老戶分憂,
彆辜負大家的信任。”
伊布拉欣接過印,
緊緊攥在手裡,
聲音發顫:
“俺保證!
認好字、寫好文書、辦好事,
讓新戶老戶都滿意!”
人群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馬蘇德跑過來抱他:
“俺就知道你能行!
以後俺跟著你學認字,
下次也參選村吏!”
四、成果延續:識字成風尚,融合生新機
伊布拉欣當上村吏後,
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部落文書。
他把朝廷的政令、
糧稅細則、
農科知識,
都用秦字和西域文抄在羊皮卷上,
掛在議事氈房裡,
誰有疑問都能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新戶問“苜蓿種多深”,
他就指著《農書圖解》:
“看這裡,
寫著‘淺播半寸,
深蓋一寸’,
跟著做準沒錯!”
有老秦戶問“新戶免稅政策”,
他翻開政令文書:
“首年免半稅,
第二年繳八成,
寫得清清楚楚!”
他還在夜校開了“文書班”,
教大家寫糧賬、
寫申請、
寫家書,
馬蘇德學得最認真,
三個月就認滿了100字,
成了他的幫手。
這天,
陳農官來部落巡查,
看到伊布拉欣在教新戶寫“領種申請書”,
每戶的田畝、
領種數量都記得明明白白,
忍不住誇:
“你這村吏當得比老秦戶還合格!
黑沙嶺的糧賬是西域最清楚的,
陛下要是知道,
肯定高興!”
伊布拉欣笑著遞上賬本:
“這都是識字的功勞!
以前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現在能管部落的賬,
多虧了學堂和課本。”
陳農官走後,
伊布拉欣收到了李墨學官的信,
說西域要推廣“識字村吏製”,
讓他去其他部落分享經驗。
他帶著自己的“識字筆記”,
走遍了周邊五個部落,
教新戶認字、
寫文書,
帶動了兩百多個新戶學識字。
半年後,
黑沙嶺部落的識字率從30升到了80,
新老戶之間的矛盾少了,
糧產卻多了——
大家都能看懂農書,
會用堆肥法、
會調曲轅犁,
波斯麥畝產比去年高了1石。
馬蘇德也認滿了150字,
當選了副村吏,
他拿著自己寫的“部落豐收賬”,
對伊布拉欣說:
“以前總覺得識字沒用,
現在才知道,
字裡藏著好日子!
俺要教俺兒子認字,
讓他以後當農官!”
伊布拉欣站在苜蓿地邊,
望著遠處的流動學堂車,
車頂上的“大秦流動學堂”旗幟格外醒目。
風掠過麥田,
帶著墨香和麥香,
吹向遠方——
那裡,
有更多正在識字的新戶,
有即將當選的村吏,
有寫滿希望的文書,
還有正在生根的,
屬於大秦的,
融合與安寧。
他知道,
這100字的識字成果,
隻是一個開始。
未來,
西域的每個部落,
都會有識字的村吏,
每個新戶,
都能看懂政令、
寫清賬目,
大秦的“無分彼此”,
終將在墨香與麥香中,
成為現實。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