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三招手讓醫官們卸車,馬車上的陶盒堆得像小山,每個盒子裡都附了張插圖說明書,畫著“塗膏—裹布—暖手”的步驟,連不識字的牧民都能看懂。
正卸著貨,王二駕著貨車從郡市趕來,車鬥裡裝著墨家造的棉布手套,他跳下車喊道:
“李醫官!俺按您的囑咐,帶了五千雙棉布手套,塗了凍瘡膏再戴手套,保暖效果更好!”
李老三接過手套,遞給老哈一雙:“您看,這手套裡絮了羊毛,比獸皮手套軟和,巴圖戴這個,手就不容易凍了。”
老哈趕緊給巴圖戴上手套,巴圖揮著手笑:“爺爺,不冷了!俺還能去撿柴!”
當天下午,老哈召集部落的牧民來領凍瘡膏,李老三站在氈房前,教大家怎麼用:
“先把凍處用溫水洗乾淨,彆用熱水燙,然後塗一層膏,薄薄的就行,最後裹上棉布或戴手套,晚上睡前再塗一次,三天就能消紅。”
牧民烏力罕的腳凍得走不了路,兒子扶著他來領膏,李老三蹲下身幫他塗膏:
“您這凍得有點重,塗完膏彆老坐著,偶爾活動活動腳,讓血流通,好得更快。”
烏力罕點點頭,眼裡滿是感激:“謝謝李醫官!
去年俺因為凍傷,沒能去互市賣羊毛,今年有了這膏,俺就能去換海帶和鐵鍋了!”
接下來的十天,李老三的醫官隊走遍了北境的十二個部落,從雲中郡到黑沙嶺邊緣,
每到一處就卸凍瘡膏、教用法,王二的貨車也跟著跑,
送完手套又送溫水壺——壺是巧成城造的,能保溫一整天,方便牧民洗凍處。
到了第十一天,李老三去回訪老哈的部落,剛走進氈房,就見巴圖在雪地裡追著羊跑,小手戴著棉布手套,一點也不紅了。
老哈笑著迎上來:“李醫官,您看!俺們部落現在沒人喊凍疼了,昨天俺去隔壁部落,他們也說這膏好用,凍傷都消了!”
李老三拿出賬本,上麵記著各部落的凍傷情況:“去年這時候,十二個部落凍傷的有九百多人,今年才一百八十人,凍傷率降了七成!
農科說,等開春了,還要教大家種黃芪、當歸,自己熬凍瘡膏,以後不用再等郡裡送了。”
王二也湊過來說:“要是牧民能自己熬膏,俺就能幫他們把多餘的膏運到互市賣,換些粟米和農具,這樣不僅能防凍傷,還能多賺些錢!”
夕陽西下時,醫官隊要去下一個郡,老哈和牧民們送他們到草原邊,巴圖抱著一雙新做的羊毛靴遞給李老三:
“李醫官,這是俺和爺爺做的,您穿著暖和,下次來還教俺塗膏好不好?”
李老三接過靴子,心裡暖暖的:“好!下次來,
俺教你認黃芪,還教你怎麼熬膏,讓北境的每個牧民,冬天都不用再怕凍傷!”
馬車駛進風雪裡,李老三望著身後的氈房,想著賬本上“凍傷率降七成”的數字,又摸了摸懷裡的農科文書——上麵寫著“醫道同心,
安康滿疆”,他知道,這20萬份凍瘡膏不僅治好了牧民的凍傷,更讓北境的冬天,多了一份暖,多了一份盼頭。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