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強調道:“朕要親眼看看,潤疆的雜交麥是否真的畝產五石,嶺南的稻漁共生是否讓百姓富足;朕要親耳聽聽,異族百姓是否真心歸順,學堂的孩童是否能識文斷字;朕要親自核查,官員是否清廉、賦稅是否公平、後勤是否到位!
凡巡視中發現的問題,當場整改;凡有功之臣、有才之士,當場封賞;凡貪腐庸碌之輩,當場罷黜!”
“父皇,”扶蘇上前道,“兒臣已命人備好全國學堂分布圖、農產統計表、郡縣治理台賬,供父皇巡視參考;沿途學堂、醫館、商館、軍營,皆已提前知會,隻待父皇查驗!”
始皇滿意點頭:“甚好!
監國之事,朕已放心交予你;巡疆之事,朕親自督辦!
你在鹹陽興教化、推新政,朕在四方聽民聲、固民心,父子同心,共興大秦!”
翌日午後,鹹陽城外,巡視使團的車馬已然備好。
始皇身著玄色常服,翻身上馬,贏澤被抱在身旁的馬車裡,隔著車窗好奇地張望。
公子欣、胡亥、李斯、趙高各乘一車,身後跟著精銳護衛與文書官員,車馬儀仗簡約卻威嚴。
“出發!”始皇一聲令下,馬蹄聲起,車輪滾滾,朝著西拓潤疆的方向駛去。
沿途百姓聞訊,紛紛自發站在秦道兩側,手中捧著麥餅、水果,想要獻給始皇。
始皇勒住馬韁,翻身下馬,走到百姓中間,接過一位老農手中的雜交麥穗,問道:“老丈,今年的麥收如何?
夠不夠吃?”
老農激動得熱淚盈眶:“陛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托您的福,雜交麥畝產五石多,俺家五口人,收了二十五石糧,夠吃一年還有餘!
學堂就在村口,小孫子每天都去讀書,現在能認兩百字了!”
始皇笑著點頭,將麥穗還給老農:“好!
隻要百姓吃飽穿暖、孩子有學上,朕就放心了!”
路過一處學堂,孩童們正在朗讀《倉頡篇》,朗朗書聲飄出很遠。
始皇走進學堂,看著孩子們手中的雙語課本,笑著問一個異族孩童:“你叫什麼名字?
能讀懂課本嗎?”
孩童用流利的秦話道:“陛下,俺叫阿郎,能讀懂!
先生教俺們認‘麥’‘羊’‘學堂’,還教俺們種麥的方法!”
扶蘇監國的消息早已傳遍沿途,官員們各司其職,農科技術員在田間教學,工匠們在工坊造新器,醫館裡村醫正在給百姓看病,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胡亥騎著馬,跟在始皇身後,一邊記錄沿途情況,一邊對公子欣道:“二十二弟,你看百姓們的日子多好!
父皇的巡視,就是要讓這份好日子,傳遍大秦的每一個角落!”
公子欣點頭:“父皇心懷天下,親巡疆土,既為核查成效,更為凝聚民心。
三五年計的拓土與興邦,便有了最堅實的根基!”
車馬繼續前行,秦道兩旁的麥田金黃,商隊往來不絕,學堂的書聲、工坊的錘聲、百姓的笑語交織在一起。
始皇坐在馬背上,望著這片欣欣向榮的土地,眼中滿是欣慰與堅定——扶蘇在鹹陽興教化、固根本,他在四方巡疆土、聚民心,三五年計的輝煌,大秦的千秋鼎盛,正在這父子同心、君臣協力、萬民奮進中,一步步走向現實。
巡視之路漫長而堅定,正如大秦的未來,廣闊而光明。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