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改良的加急驛車奔馳在大秦的四十四郡秦道上,紅色詔書如星火燎原,三日之內便傳遍了從關中到西域、從嶺南到漠北的每一個角落。
無論是繁華的郡城、喧鬨的商埠,還是偏遠的鄉野、異族的部落,都因這道“不分種族、不拘出身”的選秀詔,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沸騰浪潮,街頭巷尾議論紛紛,人人臉上都透著激動與期盼。
關中鹹陽城外,寒門女子李婉兒正跟著母親紡織,聽聞詔書內容,手中的織梭“啪”地掉在布上。
“娘!
詔書說,寒門女子也能參選,十六到二十歲就行!”
她聲音發顫,眼中滿是不敢置信——往日裡,皇室選秀從未惠及寒門,如今竟能有一飛衝天的機會,怎能不讓人動心?
鄰裡街坊的姑娘們聞訊,紛紛聚到一起,連夜收拾衣物、練習禮儀,連平日裡沉穩的農家女,也忍不住對著銅鏡整理發髻,盼著能被郡縣推舉。
西域潤疆的康居部落,首領阿木召集族中適齡女子,手中高舉著譯好的詔書:“大秦陛下說了,不分種族!
咱們部落的姑娘,隻要品行端正、舉止大方,都能參選!
選上了,就能去鹹陽,為部落爭光,為大秦添彩!”
部落裡的姑娘們圍著詔書,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古麗——那個在學堂裡能寫“大秦”二字的異族女童,如今已長成十六歲的少女,她攥著衣角道:“阿木大叔,我想去!
我要讓鹹陽的人看看,西域姑娘也能識文斷字、懂禮儀!”
嶺南珠江畔的百越部落,更是熱鬨非凡。
姑娘們穿著繡著稻穗紋樣的衣裙,圍在郡守身邊,有的展示紡織技藝,有的哼唱百越歌謠,有的說起自己跟著農科技術員學的稻漁共生本事。
“郡守大人,選我!
我會種雙季稻,還會用簡體字記賬!”
“我會做嶺南花布,能賣到西域去!”
郡守笑著記錄,案上的舉薦名單很快便寫滿了名字,全是各族姑娘踴躍報名的身影。
郡城的商埠裡,商戶之女張靈兒正對著賬本練習算術,聽聞選秀不僅看容貌,還考才藝與德行,當即合上賬本,取出自己繡的“商通天下”錦帕:“爹爹,我要參選!
我會記賬、會說西域話,還會繡錦帕,定能為咱們商戶爭口氣!”
除了女子踴躍,男子參選的熱潮更盛。
鹹陽太學的宗室子弟贏恒,連夜寫下策論,暢談西域治理之策,誓要在選秀中脫穎而出;
東拓軍團的年輕將領趙虎,剛從嶺南戰場歸來,聽聞選秀涵蓋年輕將領,當即向主將請辭,快馬加鞭趕回郡縣報名,腰間的佩劍還帶著戰場的霜氣;
潤疆的農科技術員小王,因推廣雜交麥有功被評為行業模範,他推著改良的耬車對郡縣官員道:“我雖不是官宦子弟,但我能教百姓種麥,這算不算才藝?”
官宦子弟們也收起了往日的優越感,紛紛拿出真本事——有的練習武藝,有的鑽研謀略,有的苦讀律法,生怕被寒門子弟、異族才俊比下去。
年輕將領們更是摩拳擦掌,把選秀當作另一場“戰場”,誓要贏得皇家認可,為大秦效力。
就在天下沸騰之際,兩支“鐵腕力量”悄然行動,為選秀保駕護航——始皇的黑冰衛與胡亥的監察使,如蛛網般遍布全國,緊盯每一個環節,杜絕徇私舞弊。
黑冰衛身著便服,穿梭在各郡縣的街頭巷尾、部落村寨。
他們暗訪寒門女子家,核查是否有官員索賄才給舉薦名額;潛入異族部落,詢問是否有姑娘因種族偏見被排擠;蹲守在舉薦點外,記錄每一位參選者的出身與資質。
在西拓某郡縣,黑冰衛發現郡守為討好權貴,擅自替換了三位寒門女子的名額,當即不動聲色上報,次日便有驛車傳來始皇旨意:罷黜該郡守,恢複被替換者名額,追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