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檢查了幾個,有的空空如也,有的隻套住幾根雜毛。虎子有些泄氣:“白忙活了?”
王老爹卻並不意外:“入冬了,野物也精著呢,不好套。彆急,再看看前麵那幾個大家夥。”
他所說的“大家夥”,是指挖的陷坑和設置的較大型觸發式套索,目標是野豬或者麅子這類體型較大的動物。
當走到一處背風的山坳時,王老爹示意大家放輕腳步。他小心翼翼地撥開偽裝用的樹枝,朝下一個陷坑望去。
“有貨!”王老爹低呼一聲,聲音裡帶著喜悅。
眾人圍上去一看,好家夥!陷坑裡赫然躺著一頭半大的野豬,估計有七八十斤,正在坑底焦躁地哼哼,試圖爬上來,但坑壁陡滑,它徒勞地掙紮著。
“太好了!這下過年有肉吃了!”猛子興奮地差點跳起來。
秦建國也鬆了口氣,總算沒白來。四人合力,費了一番周折,才用繩索套住野豬的嘴和腿,將它拖出陷坑,捆結實了抬上帶來的簡易擔架。
之後,他們又在一處套索上收獲了一隻肥碩的灰毛兔子。雖然預期的“大家夥”不多,但一頭野豬加一隻兔子,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收獲了,足以讓全屯子的人改善好幾頓夥食。
從山裡回來,他們成了屯裡的英雄。孩子們圍著野豬和兔子看稀奇,大人們則笑著盤算著如何分配這難得的野味。野豬被抬到大隊部,由老支書主持分配。豬頭下水可以煮一大鍋湯,豬肉則按戶分一點,讓家家戶戶都能沾點葷腥。那隻兔子,則理所當然地歸了出力最多的秦建國他們小組,秦建國決定把它和兔場的幾隻公兔一起,找個時間宰殺了,給知青點和幫忙照顧兔場的鄉親們打打牙祭。
山裡的收獲剛處理完,河邊的“事業”也到了收官的時候。屯子邊上的那條河,水麵已經結了一層薄薄的冰碴,眼看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封凍。之前下在河裡的魚簍,是時候收起來了,否則會被凍在冰裡,或者被流水衝走。
這次,秦建國帶上了周偉、張誌軍,還有幾個水性好、不怕冷的屯裡小夥。沈念秋和蘇夢也跟了去,她們負責在岸上接應和記錄。
河水冰冷刺骨。秦建國和周偉穿著膠皮褲,小心翼翼地涉入齊腰深的河水中,摸索著之前固定魚簍的位置。冰冷的河水透過膠皮褲,依然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寒意,讓人牙齒打顫。
“在這兒!”周偉摸到一個簍子,用力提起來。簍子出水,帶起一片水花,裡麵有幾條巴掌大的鯽魚在活蹦亂跳。
“有收獲!”岸上的蘇夢高興地記錄著。
一個個魚簍被提起,收獲各不相同。有的簍子空空如也,有的則收獲頗豐,除了鯽魚,還有幾條草魚和鯰魚,甚至在一個簍子裡還發現了一隻不小的河蟹,這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張誌軍在拉一個深處的簍子時,腳下一滑,差點摔倒,幸虧旁邊的秦建國一把扶住,兩人都濺了一身水花,凍得直哆嗦,卻相視大笑起來。這種共同勞動的樂趣,衝淡了冬日的嚴寒。
最後清點,收獲的魚有十幾斤,雖然不算太多,但熬幾鍋鮮美的魚湯,或者做成鹹魚乾,也是冬日裡難得的美味。沈念秋細心地將魚按種類和大小分類,盤算著哪些現吃,哪些可以醃製。
山珍河鮮都已入庫,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過冬準備——儲備足夠的柴火,正式提上日程。靠山屯的冬天,取暖和做飯全靠燒炕和爐灶,沒有足夠的柴火,是無法熬過漫長寒冬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幾乎全屯子的勞動力都動員起來了。男人們負責上山砍伐那些枯死的樹木或者不成材的灌木,婦女和半大的孩子則負責將砍下的柴火捆紮好,運回屯子,堆放在各家各戶的房前屋後,以及集體的柴火垛上。
後山一時間變得無比熱鬨。斧頭砍伐樹木的“梆梆”聲,鋸子拉木的“嘶嘶”聲,人們的吆喝聲、說笑聲,響成一片,驅散了冬日的寂寥。
秦建國、猛子這群年輕人自然是砍柴的主力。他們比著誰砍得快,誰砍的柴火更粗壯。猛子仗著力氣大,專挑碗口粗的枯樹下手,虎子則靈活地在灌木叢中穿梭,砍伐那些耐燒的荊條。秦建國不僅自己乾得賣力,還不時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防止被倒下的樹木或者崩飛的木屑傷到。
沈念秋、蘇夢等女知青和屯裡的婦女們一起,用麻繩將男人們砍下的樹枝、木棍捆成一人多高的柴火捆。這活兒也不輕鬆,粗糙的樹枝很容易劃破手,沉重的柴火捆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背起來。但沒有人叫苦,大家互相幫忙,唱著“社員都是向陽花”之類的歌曲,乾勁十足。
孩子們也沒閒著,他們跟在大人後麵,撿拾那些散落的小樹枝和鬆針,這些是引火的好材料。整個靠山屯,仿佛一架高效運轉的機器,為了共同的生存目標,緊密地協作著。
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趣事。有一次,猛子為了砍一棵高處的枯枝,爬上了一棵大樹,結果下來的時候,褲腿被一根尖銳的樹杈掛住,“刺啦”一聲,從褲腳一直裂到了大腿根,露出了裡麵紅色的秋褲,引得眾人哄堂大笑。猛子窘得滿臉通紅,捂著屁股跑回家換褲子,成了好幾天屯裡的笑談。還有一次,虎子發現了一個野蜂窩,雖然已經是冬天,裡麵早已沒有蜂,但他還是興奮地摘下來,想找點殘留的蜂蜜,結果弄得滿頭滿臉都是乾涸的蜂巢碎屑,黏糊糊的,洗了半天才弄乾淨。
日複一日的勞作,屯子裡的柴火垛越堆越高,像一座座小山,給人以堅實的安全感。當最後一批柴火運回屯子,堆放在集體柴火垛的最頂端時,老支書召集大家開了個簡單的總結會。
“今年這個冬,咱們準備得足!”老支書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柴火,臉上是欣慰的笑容,“糧滿倉,柴滿垛,兔場也走上了正軌。這都是大夥兒一起努力的結果!這個冬天,咱們能踏踏實實、暖暖和和地過了!”
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的煙囪裡冒出了嫋嫋炊煙,帶著鬆木和茅草燃燒特有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屯子上空。秦建國和沈念秋回到他們的小屋,爐火燒得正旺,屋裡暖烘烘的。窗台上,新播種的小菜種已經冒出了星星點點的嫩綠,與旁邊長勢良好的原有菜苗相映成趣。
秦建國看著窗外那在暮色中顯得無比厚實的柴火垛,又回頭看看燈下沈念秋安靜摘菜的側影,以及窗台上那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心中充滿了平靜與滿足。交公糧的榮譽感,收獲山野河鮮的喜悅,集體勞動的熱火朝天,還有這冬日裡一屋的溫暖與安寧,共同構成了靠山屯生活厚重而真實的底色。嚴寒即將來臨,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用勤勞的雙手,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溫暖與希望。冬天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重生秦建國請大家收藏:()重生秦建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